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作者

张春红

惠州市博罗县公庄中心小学 516151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教授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字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应当明确语文的育人价值,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渗透;道德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立德树人作为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教师应当关注小学语文在德育中的价值,探究有效的德育渗透策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二、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意义。在这一视角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与培养。

(一)培养学生价值观念

首先,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接触到的首要文化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解读优秀的作品,学生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传统的美德和社会的正义。比如,学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对友情的珍视,从而树立起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诚信、友善等价值的认同。这样的教学不仅滋养了学生的心灵,更为他们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使得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场所,更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摇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通过学习关于诚实的故事,学生了解到诚实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待人。这样的德育渗透,无疑为学生的道德素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炼德育元素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首要策略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炼其中的德育元素。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要仔细研读教材,善于发现其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时,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完成树木种植的故事,传递出邓小平爷爷做事认真的精神品质。同时文章体现了邓小平爷爷对环境的关注和对生态保护的重视。教师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正能量,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德育实效

除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教师还应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德育实效。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调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道德的力量。

以情境模拟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深刻体验到道德选择的重要性。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对这篇经典的课文进行精彩的改编。在情境模拟的过程中,学生们首先想象寒号鸟的处境,并对它进行了耐心的劝解。他们积极地帮助寒号鸟筹备过冬的房子,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对于友善和帮助他人的价值观的坚守。最终,寒号鸟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抵御了冬天的严寒。

同时学生也深刻理解了勤劳工作、坚持本心、坚决抵御诱惑等思想品质的重要性。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到了这些思想品质对于人生选择和道德决策的关键作用。同时,这种情境模拟的教学方式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除此之外,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也可以用于德育渗透。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角色中的道德冲突和选择,小组讨论则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德育渗透,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加强家校社联合,拓宽教育途径

与家庭、社区合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实践策略之一。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社区则是学生身处的社会环境,两者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积极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行为,感受社会责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社区环保小卫士行动”。在行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与社区进行联系,深入了解环保的需求以及活动的可行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明确活动目的和意义,并以此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社区指定的区域,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比如垃圾分类、公共区域的清洁等。在此期间,教师需要现场指导,引导学生体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当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活动体验和收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学会珍惜环境和公共财物,同时强化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积极履行小卫士的责任,为社区的美好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行动对社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四、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重要的育人意义。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途径,可以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展望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培养更多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新时代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邹文武.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路径[J].吉林教育,2023(2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