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课程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柳相夙
甘孜州炉霍县中学
一、高中美术课程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与意义
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进行的系统性调整,其核心是打破传统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美术教育体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则是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形成独特的审美判断、创意表达和实践能力。二者的内涵紧密关联:课程改革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与内容支撑,创新能力培养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与价值体现。这种关联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顺应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美术作为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学科,其课程改革能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二是丰富美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使美术课程从单纯的技法传授转向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改革后的多样化课程内容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学习动力;四是推动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美术课程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提升学科的教育影响力。
二、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契合点
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多个契合点,共同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目标上,改革从 “知识与技能” 转向“核心素养”,强调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的综合发展,其中创意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呼应了创新能力的核心要求;在课程内容上,改革突破传统绘画、雕塑等单一形式,融入新媒体艺术、综合材料创作、设计思维等现代内容,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创新表达载体;在教学方式上,从教师主导的示范教学转向学生自主的探究式学习,通过项目式学习、主题创作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尝试,培养创新思维;在评价体系上,从单一的作品评价转向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创作中的创意构思、方法探索和个性表达,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宽松的评价环境。这些改革方向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高度一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三、基于课程改革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基于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具有多样性,需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系统构建。一是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增加创意性课程模块,如创意设计、数字美术、综合材料创作等,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创新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接触不同艺术形式的过程中拓展思维边界;二是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设置开放性创作主题,引导学生从生活、文化、科技等多维度寻找创意灵感,鼓励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艺术表达;三是构建开放式学习环境,打破课堂局限,利用美术馆、博物馆、社区资源等开展户外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艺术场景中感受创新的可能性,同时引入数字化工具,如绘画软件、3D 建模技术等,丰富创作手段;四是强化过程性指导,教师在教学中从 “权威评判者” 转变为 “创意引导者”,通过启发式提问、个性化反馈等方式,保护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将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五是开展多元化创作实践,组织主题创作展、艺术创新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意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创新经验,增强创作自信。
四、高中美术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高中美术课程改革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需建立多维度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教师专业发展,通过专题培训、教研活动等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和跨学科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艺术创作实践和教学改革研究,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二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配备必要的创意工具、数字设备和材料,建设美术创新实验室、工作室等专用空间,为学生的创意实践提供物质支持;三是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多元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创意构思、创作过程、作品独特性等纳入评价范围,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单一评价标准对创新思维的束缚;四是构建校内外协同机制,加强与美术馆、艺术院校、文创企业的合作,引入外部资源开展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接触前沿艺术理念和创新实践的机会;五是强化课程实施管理,学校应重视美术课程改革的落地,合理安排课时,减少非教学因素对美术教学的干扰,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五、高中美术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反思
在高中美术课程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需要反思的问题。从积极方面看,课程改革后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创作中的个性化表达增多,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一定发展,美术课堂的开放性和活力显著增强。然而,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部分教师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解停留在形式创新,未能深入挖掘艺术创作中思维创新的本质;课程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学校因设备、师资限制,难以开展多样化的创意教学活动;评价体系的改革滞后于教学实践,传统的技能评价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创新潜力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师对创新教育内涵的认识,加强对艺术思维培养的研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资源倾斜,推动区域内美术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快评价体系的改革步伐,使评价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创新动力的工具。
六、总结
高中美术课程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课程改革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方向和路径,创新能力培养则是课程改革成效的重要体现。通过明确二者的内涵与意义,把握改革方向与契合点,优化培养路径,完善保障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能推动高中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未来,高中美术教育应继续深化改革,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需求,让美术课程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 石洁 . 大河美术报 ,2025-05-23
[2]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策略 . 崔莹莹 . 大河美术报 ,2025-05-23
[3] 高中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明露. 科学导报,2025-02-28
[4]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有效融合分析 . 李昌福 . 大河美术报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