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以技能竞赛为抓手,做好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

作者

马云良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 215600

摘要:钳工在机械行业有着“万能工种”的美誉,是理工类中职学校必开设的专业。中职学校应与时俱进,持续深教育改革,其中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扎实做好中职钳工专业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根本。本文阐述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做好中职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做法,旨在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应用型技能人才。

关键词:技能竞赛;中职钳工;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当下我国正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应用性专业技术的人才需求量出现了跨越式的增长。有着“万能工种”美誉的机械专业钳工自然吸引了众多学习者,也成为理工类中职学校必开设的专业。中职学校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去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使他们能够充分地满足社会在人才需求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其中学校,教师以技能竞赛能为抓手,引领钳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推动中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技能大赛指引钳工理实一体化专业发展

职业技能竞赛以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技能大赛是新时代下检验中职钳工专业教学质量的“尺子”,技能大赛的题目设置能充分考验参赛人员的专业综合技能,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参赛表现进行评价,就能够了解当下中职院校专业教学效果,从而为其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加快专业学科建设。同时,技能大赛为区域,跨区域中职院校提供了专业教学方面的交流平台,各学校能意识到本校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了解其他院校在开展专业课方面的先进经验,从而加强本校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改革,实现竞赛指引钳工理实一体化专业发展。

二、技能大赛引领中职钳工专业教学

(一)以赛分层钳工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职学生基础比较差,但他们选择了钳工专业学习,是有学好的本专业的强烈愿望。另外,选拔出来参加钳工技能大赛的学生虽然是专业尖子,但并不代表他们样样精通。为此,教师应做好以学生为主体的钳工课堂教学。第一,学生分层。要求教师能够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并深入分析其心理特征,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等进行分层。学生分层无需对外公布,教师心中有数。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将班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中都要含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并分别选派出一名组长配合教师完成整个教学工作。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调整,最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第二,教学目标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例如,对于偏下学生来说,可重点要求其掌握划线,锯削,锉削,钻削和测量等基本技能;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其不仅要掌握上述技能,还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实训难度;对优秀层次的学生而言,教师可重点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活学活用。第三,教学内容分层。例如,《钳工技能训练》,《职业技能鉴定教材:钳工(初级、中级、高级 第2版)》,《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实训》等,这些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在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二)以赛开展钳工实训,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技能大赛指引学校钳工专业教学。学校根据大赛要求及时改造、添加钳工教学设备,配备钳工教师。教师根据大赛要求,及时灵活调整钳工教学与实训。有效的钳工实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专业发展,更好地让学生参与技能大赛。这样钳工实训教师就有目的组建实训小组,有计划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参与钳工实训效率。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参加钳工技能学习或技能竞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与学校联办的企业、公司实训,或请外面钳工师傅来指导教学,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的钳工实训和指导,学生在实地实训实践更有学习兴趣,这样的实训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条件,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训经验。同时钳工专业教师也参与其中,与企业师傅联合实训教学,能够使教师认识到学校钳工发展与社会生产之间联系,能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钳工实训中存在哪些不足,逐渐改正和提高钳工实训能力,尤其对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更有好处。

(三)以赛组建钳工工作组,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技能竞赛可以说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指挥棒。我们钳工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参赛要求,成立了钳工参赛两个工作组:一个钳工专业技能室,即按照技能竞赛的需要,组成由专业资深教师作为领头人,相应钳工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另一个是钳工创新工作室,着力训练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钳工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指导学生钳工技能参赛组织,以及创新作品制作和修改。通过两个工作组的钳工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师生之间协调配合,分工和组织实施,让学生更熟练掌握和运用钳工知识和操作技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四)以赛搭建桥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要与企业联合,把校企合作延伸为系统机制,由行业资深专家开展职业实际能力的权威分析,重点与中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私企加工作坊等单位生产运作和企业发展趋势方向为指导,以实际工作目标或产品为主线,在工作基础上进行设计,并且着力实践主导型课程,完善以产品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项目任务式”教学和实际的产品订单培训。例如,我校与沙钢钢铁厂合作办学,学生前两年学习基础文化课程,学习相关钳工技术,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毕业后进入沙钢公司,进行风机,门机,物件维修,安装等工作,建立完善重点技能和符合职业岗位工作实际的课程机制,打造校企合作一体化运行模式。

总之,技能大赛是一个广阔的平台,为钳工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和方向。中职学校、教师要紧随技能大赛对人才观的认识,及时掌握大赛动态和信息,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做好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不断加强和提升培养钳工专业人才能力的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伟红.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钳工工艺》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1(07).

[2]周兰生.钳工实训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教学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