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新课程标准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作者

蔡虹钰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教育集团油建学校 422123

摘要: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以单篇教学为主,学生仅能理解零散的知识,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运用学习任务群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指导学生全面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升学习效果。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新课程标准视域下设计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有效策略,助力提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新课标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采用“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来组织。在进行语文学习任务的设计时,教师应以学习主题为中心,确立内在的逻辑关系。学习任务组包括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都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任务群是由若干个不同的任务组成,既有形式上的独立性,又有一定的逻辑联系,通过交互作用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通过这些学习任务,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语言文字的了解和使用,从而提升语文学习水平。

一、整合内容,明确主题

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关键。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集成的时候,要把握好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征,突出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统一,使学生在做任务的时候,可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快乐的语文学习。教师应根据现实需要,对教学主题进行科学选择,使学生在解题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对单元文章进行了解整合,提炼出文章《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的共同点,确定“阅文话亲情”的学习主题。在学习主题的指引下,学生能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内涵。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主题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例如开展读后感创作和分享活动、摘抄优秀语句、模仿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等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阅文话亲情”的主题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引导学生抒发情感,增强表达能力[1]。

二、设计任务,指明目标

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合理设计任务也至关重要。在对群文任务进行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和教学主题相联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目标,确保群文任务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与此同时,对于任务的难度教师要进行精准的把控,太复杂或者太简单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尽量避免产生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或者学习受挫的问题。在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对完成任务的知识和能力有准确的判断,从而确保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成效。例如,在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群文任务,帮助学生指明学习方向。首先,要求学生以独立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阅读并思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天净沙·秋思》四篇文章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技巧上的异同点。其次,让学生去搜集更多类似的文章,助力教材文本的深入解读,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创设情境,优化体验

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能够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深入理解知识,获得优质的学习体验。在创设学习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整合视频、图片以及音乐等形式,确保学习情境的生动形象性,指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思维与诠释,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文章的内涵与魅力。例如,在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湖心亭看雪》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从而感受古人表达情感的艺术,掌握文言文游记的学习技巧。比如,在学习《醉翁亭记》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醉翁亭的图片以及文中提到的觥筹交错等声音。然后,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情景演绎,醉酒的太守、休于树的行者、歌于途的负者等等。通过情景演绎,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由此加深对文章表达技巧的掌握,得到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2]。

四、综合实践,全面发展

学习任务群强调整合,它包含学习资源的整合、学习要素的整合、学科素养的整合以及跨学科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习任务群为基础来进行综合的实践活动,以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内容的积累,要在主题范围内进行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演讲的主题,如“历史人物”,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做好准备。其次,可以让学生向历史教师请教,让历史教师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详细说明,从而对自己想要演讲的历史人物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最后,对演讲比赛活动的方案进行设计。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利用一到两节课的时间进行比赛。在比赛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得到了训练,他们创作演讲稿的水平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借助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既能够实现历史的跨学科学习,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又能够让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利用,加深学生对学习任务群教学目的的理解,促进学生人格和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同时,在积累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促进自己创作和思维的发展,得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3]。

结语

总而言之,情境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是学习任务群显著的特点,它既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满足了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在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时候,教师必须要设定好学习目的,将学习资源进行整合,还要基于任务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改革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使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霞. 新课程标准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J]. 知识窗(教师版), 2023, (10): 36-38.

[2]岳洪. 语文“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回归“主体地位” [J]. 读写算, 2023, (27): 33-35.

[3]李睿. 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J]. 基础教育研究, 2023, (14):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