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互动式课堂的构建
王丽娜
榆中县栖云小学
前言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自主性较差,为了保证教学进度与课堂纪律,教师一般以灌输式教学法为主,虽然学生可以学习语文知识,但是却处于被动学习局面,很难参与到知识探究中。而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出现,可以有效打破传统单向教学的弊端,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增强学生对姿势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自身综合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互动式课堂构建的重要性
第一,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正处于启蒙的初级阶段,教师在这一时期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互动式课堂的构建,可以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发挥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第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小学语文互动式课堂不仅注重知识讲解,更是通过互动增强学生语言表达、合作意识,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促进师生交流。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一般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这就导致沟通较为单向。而互动式课堂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以此进行教学方案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互动式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营造民主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中,营造民主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接纳,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同时,民主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中。以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为例,教师就需要通过设计开放性互动环节来营造民主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知识探究中。在教学前,教师就可以随机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学生讨论“开满鲜花的小路”有什么象征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想法,通过激烈的思维碰撞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语文知识。
(二)借助多媒体点燃互动热情
多媒体是新型教育方式之一,可以丰富教学资源,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借助多媒体点燃互动热情,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引导学习积极互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为例,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传统节日情境,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通过动画和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接下来,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家乡庆祝节日时有什么活动?”“你最喜欢哪个节日?”等。在多媒体动态化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分享欲望。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传统节日风俗习惯,进一步增强课堂互动性。在这种互动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和传统节日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增强课堂实践性,有助于学生知识内化。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协作意识,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分享自己的表达,还可以通过了解他人观点完善自己的语文思维,从而加深对语文知识理解的深入性。以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为例,教师就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将学生分为 4 人小组,让学生小组负责课文某一部分内容,如泼水节由来、泼水节庆祝方式、泼水节文化意义等。在小学讨论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见解。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汇报展示,加强学生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合作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互动式课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合理设计互动环节,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理解,还拉近了师生关系,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不断探索互动式课堂方法,为课堂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艳丽.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模式的构建与学生参与度的提升[J].家长 ,2024,(36):166-168.
[2] 刘红伟 . 小学语文互动型课堂构建策略例谈 [J]. 山西教育 ( 教学 ),2023,(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