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地理图示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张春鹏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463000

摘要:在我国新的教学大纲的推广执行过程中,高中地理的教学大纲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首先,需要掌握试卷所给出的关键信息,明确知识点的探究目的。其次,需要从已收集的材料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部分,然后对这些部分进行深入的剖析与融汇。第三点,需要将相关的语言学问融入到各个领域,以构建出全面的知识阐释。根据最新的教材大纲,这三个部分并非孤立的,反而是一个完全的、连贯的过程,需要逐步推进。所以,当高级中学的老师们开始授课的时候,他们需要主动调整授课模式,擅长融入各种教育资源,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地理图册;高中地理;思维空间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高中的学生对地理了解有一定的深度了,而对于地理的学习很多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当今时代的很多学生却对此提不起兴趣,甚至很大部分学生抵触这门课程。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反映的是课堂过于单一无趣,课堂氛围也枯燥无味,学生们很难提起兴趣,在课堂上也很难集中注意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记忆地理知识中的地域板块,让地理课堂很难向前推进。因此,图导式的教学模式应该应用于高中地理的教学当中,以便加深学生们对地域板块的深刻记忆,它能够将地理相关概念以及规律进行概括总结,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地理高效课堂。伴随着高中地理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化,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地理图像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逻辑性强,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够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对于高中地理老师来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图像展开教学,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学习地理图像的机会,引导学生提升分析地理图像的水平,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1.地理图册教学的重要性

地理这门学科在内容上就涵盖了很多地域的图样,而地图本身就是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并且地图当中隐藏着许多重要的地理信息与知识,地图还可以有效引导高中生进一步准确的了解地球上的地域分布。由此可见,对于地理这门学科而言,地理图册教学在地理课堂中是十分必要的存在。地理图册教学可以进一步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散,让高中生更清晰的解读地理知识,地理教师还可以在一定的基础上将各个板块联系起来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将地理知识连贯起来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记忆,巧妙的完成课堂中的重点、难点。高中地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学生在实践学习阶段,若对基本的信息掌握不够充分,则难以提升教学的效果,甚至有复杂的内容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师阶段,为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掌握重点内容,应以图像导入课程,遵循以图导学原则,通过图像的运用融合课内与课外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地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理论知识完成教学后,应引导学生掌握地理技巧,借助图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实际生活内容展开教育,促使学生对地理重点知识掌握充分,减少所产生的影响及限制。围绕地图与图像开展教学,可以简化地理知识,而且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在自己或者与小组完成知识探究,教师作为监督者,了解当前学生学习情况,促使学生正确理解重点知识。所以说,在高中地理教学阶段,以图像展开教学符合学生年龄段接受,满足核心素养教学要求,有助于帮助学生高效完成地理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观察能力,促进地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2.地理图示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2.1 教育教学注重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进行信息解读

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除了要注重对相应资源的运用,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只要学生采用真正适合自己进行学习的方法,才可以更加有效的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地理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巨大的信息量和纷繁的种类,例如有图形表述、文字表达、地理数据、表格组合、景观符号等等,这就需要学生要掌握各类信息的解读方法和手段。很多有效的地理信息往往不会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而是暗含在表格和相应的数据当中,需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进行仔细的甄别解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地理知识薄弱的学生无法有效的进行甄别,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进行方法引导。例如在解读文字材料的时候,要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和关键句进行分析,如果是复杂的试题,就要抓住题目的题干。在进行地理图形解读的时候,就需要有步骤的进行观察,首先读图名看图例,在此基础上找到地理图形中的规律,分析图中数值,最后再得出结论、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解读,才会让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游刃有余。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进行信息解读,也是高中课堂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图文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2 不断加强习题训练,提升信息获取和解读的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的能力不是单单依靠教师教学就能有所提升的,更多地是需要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才可以。教师是学习的领路人,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不断的进行强化和训练,才会使地理知识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地理素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内容的提取和总结。也可以在教材中选择相应的文本内容,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分析,总结出本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浅要的对文本提纲进行梳理,分辨出哪些是这一课时的重点内容。通过这样的训练过程,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后分清题目的主干,以及题目所要考察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一旦学生出现审题不清的问题,题目的答案就会大相径庭,就会出现无法提取主要信息、无法准确解读地理信息的情况。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习题训练,也是高中课堂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图文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我国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高中课堂上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图文信息的能力也变得十分重要。只要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而这种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我国高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英.图像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0(05).

[2]傅星婕.从作用到方法——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图像教学的一点思考[J].华夏教师,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