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刘珊湖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高潭中心小学 516300
摘要:现阶段,过度严厉和过度放纵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已然不适应班集体和学生的发展,正面管教以和善坚定为基石,倡导在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运用鼓励、启发式问题等方式管教学生,通过让学生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和自控能力,修正不良行为,从而让学生成为有良好社会生活技能和品格的人。
关键词:正面管教;小学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前言
“正面管教”教育理念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和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提出,经由美国教育学家尼尔森发展成正面管教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倡导教育者应该运用和善和坚定的态度来对待和教育孩子,重新审视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运用鼓励、启发式问题等方式赢得与孩子的合作,从而让孩子获取归属感和价值感,培养生活技能和良好品格。
二、小学班级管理存在两种极端:过度严厉和过度放纵
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存在两种极端:过度严厉和过度放纵。过度严厉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过度控制,学生不能参与班级管理的决策过程,一切只能听从教师的命令,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过度放纵则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没有限制,学生有自由但没规矩。诚然,过度严厉和过度放纵的传统管教方式都不可取,过度严厉与惩罚虽然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能立即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但从长期来看,学生会出现愤恨、报复、反叛以及退缩的行为表现,而过度放纵则无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学生成为一个丧失自信,甚至出现不良行为的人。
三、正面管教为小学班级管理提供新思路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又不骄纵的教育方式,倡导用一种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态度和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以鼓励的方式,使用班会、家庭会议等多种工具,培养孩子负责任、自律、合作、解决问题等品质和能力。
四、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及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和善与坚定并行
正面管教的核心在于和善和坚定并行。“和善”的重要性在于对孩子、对学生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在于尊重我们自己,而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则是教育者对学生无条件的爱,能带给学生归属感和价值感。众所周知,教师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难免出现情绪失控的时候,比如学生违反纪律,言语或行为顶撞侮辱教师,每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大部分教师都会因为生理本能出现生气、恼怒甚至憎恶的情绪,从而导致当众辱骂学生、惩罚学生等一切不尊重学生的行为。事实上,辱骂惩罚学生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学生不良行为的问题,相反这是一种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应该给双方冷静的时间,重新审视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分析清楚后再处理。大体上,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有四类:如果学生是为了寻求过度关注,教师应把学生引向建设性行为,如安排一个任务给学生;如果学生是为了寻求权利,教师则应从权利之争中退出来,等待双方都冷静了才一起找出解决办法;如果学生是为了报复,教师则不要还击,始终保持友善的态度,并在冷静过后对学生表达理解和共情,积极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学生自暴自弃,教师则要为学生设置能体验成功的简单任务,关注学生的优点,肯定学生的任何积极努力,不要放弃学生。
(二)启发式问题
正面管教理论认为通过启发式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造成的后果以及改进意见,换句话说,教育者通过启发式问题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发现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与孩子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和改进意见,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不良行为。小学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不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可能会碰到一些学生有抽烟的不良行为习惯。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应该多运用启发式问题,帮助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大部分教师采用与学生谈心交流的形式,发问喜欢使用“为什么”,如“你为什么抽烟?”,“你为什么在小小年纪就学别人抽烟?”。其实,“为什么”这个提问句式在学生角度听起来像在指责,很容易招致学生的戒备,继而学生不愿意敞开心扉向教师倾诉,教师的管教也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正面管教认为教师的发问应该是解决学生不良行为的工具,是发自内心的提问。倘若教师把提问句式改成“能和老师说说,你抽烟的原因是什么吗?”,同时运用和善坚定的态度,让学生卸下心防,坦诚倾诉,学生在被接纳、友善尊重的氛围中会变得更愿意向教师说出实情。学生可能单纯是因为好奇,抑或觉得抽烟看起来很酷,所以才抽烟。这时教师应该表达出对学生的理解,但不是宽恕,告诉学生你对抽烟的看法和感受,最好举出抽烟危害身体健康、抽烟对身边人的负面影响的例子,让学生关注于解决问题并努力寻找方法。只有当学生感觉被理解、被关爱,他们才会更愿意听取教师的意见并尽力做出改变。
(三)有效运用鼓励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非常强调鼓励,他曾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们就没法生存”。鼓励,是给孩子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知道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通过鼓励来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孩子是最好的办法,当失望感被消除时,不良行为的动机也就不存在了。当然,鼓励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比如注意鼓励的时机;鼓励的目的在于完善而不是完美;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将不良行为转向积极的方面;通过弥补来鼓励。举个例子,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会碰到比较调皮好动的学生,他们通常喜欢招惹同学或者做一些恶作剧取乐,博取别人对他的关注。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一味惩罚打压,短期有效但并不能取得长期良好效果,学生还是会反复犯错。教师倘若关注到这些学生喜欢与人交往,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便可帮助学生将不良行为转向有贡献的方向,比如让他们管理班级图书角,记录学生的借书还书。他们在完成教师给定任务的同时,也能与其他学生进行图书、学习上的交流,一举两得。
五、总结
综上所述,正面管教以其特有的和善坚定教育态度,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能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试错机会,帮助教师运用鼓励、启发式问题等方式,走进学生内心,让学生获得爱、归属感和价值感,进而培养社会生活技能和良好品格。
参考文献
[1]简﹒尼尔森著,王冰译.正面管教——如何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9-29
[2]张宏武.美国“正面管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J]中小学德育,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