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的探究
田孟胜
重庆市开州区陈家中学 4054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通过适当导入生活情境、合理采用辅助手段以及灵活穿插实践操作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兴趣的提升。生活化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在当今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过于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影响了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探讨生活化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有效性,并通过对相关实证研究的总结分析,进一步验证其积极作用。
一、适当导入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课堂
生活化教学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案例、现象或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更容易融入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1]。
在高一生物课程中,学习《细胞的生命历程》是一个关键的主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而又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将细胞的生命周期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身体细胞更新息息相关的情境联系起来。可以从日常的肌肤更新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每天洗脸时感觉到的皮肤细嫩和清爽是如何实现的。随后,教师可以简要介绍细胞分裂和再生的过程,比如皮肤上的老旧细胞如何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从而使皮肤得以更新。
通过这种比喻,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细胞更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产生出强烈的共鸣感。以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情景的引导,学生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细胞生命历程的知识,激发出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将这种知识应用于他们日常生活的认知中。这种融合了生活场景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二、合理采用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模型、实物等辅助手段,可以直观地展示生物知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2]。
例如,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理解生命起源和生物结构的重要一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结构的复杂性,教师可以运用多种辅助手段,如多媒体、模型和实物,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细胞的组成和功能,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展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通过利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细胞的微观结构,比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内部的结构,并更好地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此外,教师可以播放细胞分裂的动画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另外,教师可以准备细胞模型或实物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细胞结构。通过展示实物细胞模型,学生可以亲手触摸、观察细胞的结构,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组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细胞的结构,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操作,从而增强他们对细胞结构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运用多种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和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灵活穿插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实验等活动,可以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生物知识。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在高一生物课程中,学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涉及到细胞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化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进行实践操作,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细胞能量转化的过程和重要性。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是人体对食物的能量利用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模拟消化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对不同食物的消化过程进行观察和研究。通过模拟消化液和模拟消化器官,让学生模拟食物在口腔、胃和肠道中的消化过程,并观察不同食物在不同部位消化液中的消化情况。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食物的能量在消化过程中是如何被分解、转化和吸收的,从而体会到细胞能量供应与利用的重要性。
另一个例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光合作用的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下观察植物的氧气释放量和二氧化碳吸收量。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加深对细胞能量供应与利用机制的理解。这些生活化的实践操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能量供应与利用的原理和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结论
可以见得,生活化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具有显著的有效性。适当导入生活情境、合理采用辅助手段以及灵活穿插实践操作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赵国顺.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3(31):124-126.
[2]杨立敏.借助生活化教学促进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1):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