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落实高品质德育,促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

谭鸿护

江门市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 529199

摘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指导要求中,要求将“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中的德育工作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本文基于家校共育的视角,对推进高中德育教育的实践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促使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德育;家校共育;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近年来,德育成为教学改革浪潮中的重要力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德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而且能够积极落实五育并举育人思想,通过德育教育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从而能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家校共育是德育的有效助力,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德育活动,与学校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加强沟通交流,为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本文主要是从当前高中德育工作的现状进行探讨,旨在提出有效的德育策略。

一、家校共育对落实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家校共育是利用社会两个重要的阵地,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得学校的教育能够得到家庭的支持,家长的教育也能得到学校的指导。家校共育,是一种在现阶段被广泛接受并实践的教育手段,特别是在思想教育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功能作用。能够填补学生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也能够改善学校教育的不足。所以以家校共育的形式来开展德育工作,共同助力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德育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教育关怀和支持。除此之外,家校共育的载体作用能够使德育思想得到充分升华,有效改善高中阶段学生的焦虑情绪。学生将更加积极地面对高考。

二、高中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中德育职能认不清、落不实

从目前德育的落实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都过于地重视智育,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比如在德育方面缺乏具体的量化管理体系,导致德育工作缺乏重视,仍然是将学生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目标。除此之外,在班级德育活动中,班主任则是将德育片面理解为对学生的管理。而且各学科教学工作与德育脱钩,任课老师的资源开发能力有限,仍是以榜样教育为主、行为教育为辅,内容相对落后,形式较为单一。

(二)未能融合家庭教育,育人方法有待提升

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也是家庭教育不断追求的教育目标。从实践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沟通方式滞后,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需要及时反馈,当其中的一方出现了抗拒心理或者埋怨心理时,必然会对于家校合作的效果造成影响。大多数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都是以学校为本位,极少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时的表现。除此之外,德育活动评价都是以教师、学生等为主体,缺乏家长的参与。在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中双方交流的内容主要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也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标杆。

三、家校共育视域下推进高中德育教育有效开展策略

(一)强化合育共识

基于家校共育的视角下,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家校双方能够达成共识,将培育学生思想道德作为重要内容,为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首先,教师应积极践行“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为首要目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教师应结合教育目标和理念,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校内和校外生活进行全面地思想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教育机制,组织各班的班主任在学期初、中、磨三个阶段,在迎新会、开放日等活动,普及家校合作的内容和措施,解答家长的疑问,确保学校实施的德育教育指导策略更加具有积极作用,推动高品质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工作。

(二)创新合育方式

组建家长委员会。采用投票的方式,选出热爱教育,了解班级的家长。另外委员会的成员主要负责家校合作项目的监督,比如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领导部分谈话等。另外还需要策划相应的亲子活动,带领班级的学生一起参加科技馆、博物馆,加深了家长间的了解,促进了家校间的合作。

开展共育课堂。利用家长的资源来丰富德育的教学内容。比如说在每周的班会时间,邀请班级的学生的家长作为课堂的老师。如安排消防人员或民警为家长进行安全教育专题指导。

建立班级、年级组、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由班主任选择积极向上并富有正能量的家长作为家委会的成员,以保障家长更好地参与学生们的教育工作,协调班级的家校共育工作。

(三)创新合育方式

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将德育思想制作成视频或PPT,详细解读德育教育对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家校共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邀请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与学校一起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制作宣传手册。将德育知识内容按照逐层递进的方式展示给家长。学生需要使用文明用语与家中长辈进行正确的沟通,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遵纪守法,尽力帮助家长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展现出应有的家庭责任感。其次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等,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亲子互动。如利用学校网站或公众号,开展亲子共读的活动,共读的内容选自于《党史国史》,促使学生在互动共读中激发家国情怀。让各班班主任集合家长,阐述共读活动的规则和内容。并指导家长从学校网站中下载相应的文章,和自家学生一起开展共读活动,并录制成视频。

结语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种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家长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教师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既能够增强亲子关系,又能积极拓展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知维度,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鹏庆.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 2022(23):3.

[2]焦永刚.传统文化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的渗透应用探讨[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1,000(018):P.181-182.

[3]张岩.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之目标教育[J].祖国, 201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