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背景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刘丽萍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本研究探讨文旅产业背景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首先分析文旅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的新要求;然后提出实训基地的定位方案,突出产教融合;此后,提出实训基地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建设策略。研究表明,与产业紧密对接的实训基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本研究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文旅产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这使得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在文旅产业背景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如何应对产业变革,加强建设,以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一、文旅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文旅产业集合了文化和旅游两大要素,呈现出多元化、体验化和创意化的特点。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依托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对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对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加强与文旅企业的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实际的实训机会,提高其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实训基地的定位与功能
(一)产教融合理念
产教融合是实训基地发展的核心理念。实训基地应与文旅产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时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以保证实训内容的实时性和前瞻性。此外,通过企业专家的引入,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行业实际操作,从而提高实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种理念的实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
实训基地应明确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这要求实训基地设置充足的实际操作环节,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操作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出对于文旅产业特有的审美、创新和服务意识。
(三)功能定位
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为此,实训基地应与各类文旅企业紧密合作,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打造符合行业需求的实训环境。同时,通过开展各类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实训基地能够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实训基地能够成为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加强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实训的质量和效益。
三、实训基地建设策略
(一)课程设置优化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实训基地需对课程进行全面深化和优化,以紧密跟随产业的脉搏,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课程的优化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更是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应依托实训基地与文旅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定期进行行业需求分析,从而确保课程设置紧密贴合文旅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这不仅包括对现有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和优化,也包括引入新的教学模块和实训项目,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实训基地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执行,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操作实践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与企业合作,实训基地能够提供更多实际案例和实训项目,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决定实训基地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只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能够确保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成为实训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实训基地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这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提高,使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合作,定期引入企业专家和行业精英进行授课和指导,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产业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企业专家的介入,能够使学生直接接触到产业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实训基地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实训基地应积极探索与文旅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满足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采用问题导向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是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实训基地应设计一系列与文旅产业密切相关的项目和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和成长,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训基地需要构建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精神。同时,实训基地还可以引入国际合作项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研究结论
经过深入研究与分析,本文提出了在文旅产业背景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新要求、定位与功能,以及实施策略。总结而言,文旅产业的发展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紧跟产业发展脉搏,定期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更好地适应产业的人才需求。实训基地的定位与功能应以产教融合为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其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使之成为链接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实训基地的建设策略需要全方位考虑,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模式以及条件保障等方面,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细致的规划与部署,确保实训基地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强调,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企业合作、教学创新等方式,推动实训基地的持续发展,为文旅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本研究为文旅产业背景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策略与建议,旨在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雪蓉李佳煊.文旅融合背景下艺术职业教育助推湖南文化强省建设策略[J].艺海, 2021, 000(011):20-24.
[2] 吴秀芳.文旅融合背景下艺术职业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 2021.DOI:10.12239/j.issn.1671-7740.2021.18.043.
[3] 管丽丽.”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 2021(32):3.DOI:10.16871/j.cnki.kjwhb.2021.11.047.
作者简介:刘丽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