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榆树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中学 137400
摘要:文章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探讨备课与教学评价的一体化教学设计,并通过实践验证其可行性。文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为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备课,教学评价,一体化教学设计,实践验证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也逐渐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备课和教学评价作为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其一体化设计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学科综合发展。这里将探讨并验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概念,其内涵涵盖了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等多个方面。一方面,语文核心素养强调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学生不仅要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还需具备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思维品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强调学生的思辨、分析和创造能力。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更要激发其深层次的思考能力。最后,文化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包括对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的基本认识。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人生,形成独立的审美观。
二、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实施
2.1备课与教学评价的整合
备课与教学评价的整合是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备课和教学评价往往被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然而,在备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中,强调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教学链条。
在备课阶段,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评价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应关注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因此,备课时需要制定更加灵活的教学目标,突出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以满足综合性评价的要求。另外,备课内容需要与教学评价工具相匹配。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考虑到后续评价的具体形式,选择能够全面反映学生水平的评价手段。这有助于确保备课内容与后续评价的衔接,使教学过程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学评价方面,也要考虑到备课内容的贯穿。评价不仅仅发生在课堂结束后,更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实时反馈和形成性评价,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2 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强调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其知识水平和学科兴趣的差异进行个性化设计。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课程内容更具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学设计要注重创新,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例如,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创新性教学设计也包括引入实践性的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创新,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活跃度,更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还应当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促使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渗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综合性。通过在教学中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他们对学科之间关联性的认识。这种创新性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也有助于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验证与效果分析
3.1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案例分析是实践验证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影响。
在初中语文的实践中,我们选择了一节有关文学作品解读的教学案例。在备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中,我们在备课阶段明确了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任务型教学的方法,设计了一系列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学评价工具,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包括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思维品质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的拓展。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了较大的提升,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语言运用更加得当。
3.2效果评价与问题反思
在对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效果进行评价时,我们发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反思。首先,通过实践验证,我们发现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学生在思维品质、语言运用和文化素养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表明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确能够全面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对于任务型教学的适应能力较差,导致参与度不高。这要求教师在实施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时,更加注重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制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另外,教学评价的形式和频率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形成性评价的反馈较为敏感,能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评价结果的接受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提示我们在评价方式上需要更加细致入微,注重培养学生对于评价的正确认知,使其更好地理解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在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巨大潜力。然而,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实现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在语文教育中的全面应用。相信随着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这一模式将为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为培养更全面发展的学生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倩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J].中小学班主任,2023,(12):59-61.
[2]丁元慧.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路径[J].天津教育,2023,(15):174-176.
[3]嵇晨昕.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内涵、意义及方式[J].新教师,2023,(0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