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声乐律动,心随我动

作者

郝静怡

邗江区实验学校蒋王分校(小学部) 2150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合唱教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声乐能力、音乐素养,要求教师在合唱教学的实践中创新方法,在声乐的律动下,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作用和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目的是提供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声乐律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功能,寓教于乐,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一大亮点。教师要注重将合唱教学最大的效益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调动学生参与合唱的积极性,对音乐合唱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提高音乐合唱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促使学生在合唱中收获知识,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提高合唱水平。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作用

合唱是一种集体艺术,需要各个声部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需要唱好自己的声部,还需要与其他声部的学生进行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因此合唱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合唱教学的内容通常是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作品,通过合唱教学,学生可以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美、表现美,进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心理,引导学生进行多声部的演唱练习,帮助学生建立了多声部的音乐思维,提高了音乐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加强合唱技巧教学,在声乐律动中完成合唱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中,加强合唱技巧教学,要求学生协调配合,在声乐律动中完成合唱表演,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声乐基础训练,包括音准、音域的拓展、发声技巧等方面的训练,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提升学生的声音表达能力,使其在合唱中有更好的发声质量。合唱需要多人协调配合,因此节奏感和律动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通过打击乐器、律动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音乐的节拍中感受整体合唱的韵律,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节奏。

针对不同声部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声部分工训练,例如,对高音部和低音部分别进行练习,使每个学生能够掌握自己的声部,保证整体合唱的和谐。在合唱表演中,队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要引导学生练习合适的站位、姿势,保证在表演时视觉效果的统一和美观。经过基础技巧的训练后,进行反复的合唱排练,通过反复排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合唱曲目,保证在表演时能够达到高水准,强调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在合唱中发挥个性,保证整体合一的前提下,保证整体表现的协调、和谐。

(二)利用伴奏进行合唱教学,掌握音准、音高

利用伴奏进行合唱教学,在优美的旋律中,帮助学生准确掌握音准、音高,教师应精心挑选符合合唱曲目的高质量伴奏音源,确保伴奏的音质清晰、和谐,同时与学生的歌唱节奏相匹配。以苏少版教材中“顽皮的小杜鹃”歌曲为例,在伴奏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跟随旋律进行练唱,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和音高,同时在美妙的旋律中培养音乐感知。播放“顽皮的小杜鹃”的伴奏音频,或由钢琴老师进行现场伴奏,在播放伴奏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倾听,注意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

在学生熟悉伴奏后,教师可以进行听唱训练,让学生跟随伴奏唱出歌曲的旋律,分段进行教学,先教唱第一段,待学生掌握后再教唱第二段,以此类推,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对于简单的合唱曲目,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声部,如高音、中音和低音,分别教唱不同的声部,逐渐将各个声部合并起来,形成完整的合唱效果,培养学生的听音能力和合唱技巧。利用伴奏进行分声部的练唱,让每个声部的学生在清晰的伴奏声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和音高,提高整体合唱的协调度,通过多次重复练习,使学生们熟悉合唱曲目的旋律和节奏,自信地参与合唱表演。教师在伴奏的帮助下,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音准或音高问题,并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所学,提升合唱水平。

(三)精心选择合唱曲目,渗透爱国情感教育

精心选择合唱曲目,渗透爱国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在合唱曲目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爱国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爱国情感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背后的含义和历史背景,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中的意义,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敬仰之情。组织合唱演出和比赛活动,学生可以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首爱国歌曲的演唱,通过演出和比赛,锻炼学生的合唱技能,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2]。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一种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合唱教学策略,促使合唱教学的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体现到音乐教学的实践中,在学生、教师的共同协作、沟通交流下,取得显著的合唱学习成果,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姣.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 科学咨询,2020(9):56.

[2]王克群. 艺术视域下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文渊(高中版),2020(1):585-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