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医学生择业观塑造的就业指导课程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王林源 杨朝阳 秦雅萌
1 3 河北医科大学 050311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50311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行,更加强调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阵地,在各高校的各学科专业中全面推动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在此教育背景下,诸多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有效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策略。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立足实际情况与学生的择业需求,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并拓展教育途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本文将针对医学生择业观塑造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课程“课程思政”改革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医学生;择业观塑造;就业指导课程;“课程思政”改革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课程思政是落实人才培养质量重要任务与完善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载体,作为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与青睐。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个性化择业需求,结合就业指导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规律,从多种途径入手,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与及时帮助,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使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与职业抱负,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与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本功。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明确课程目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课程思政教育质量优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作为开展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主力军,占据极为关键的地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能够为后续各项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与稳步推进提供强大的保障,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例如,高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思政培训,或者从校外邀请具有丰富就业指导教学与课程思政改革经验的教师进校开展讲座,使教师从内心深处深入认识到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妥善处理“育人”与“育才”之间的关系,吸收更多与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职业规划,方法与技巧,不断提升就业与择业能力,更好的适应未来的职场,能够有效满足对相关岗位人才的需求。此外,教师需要设置阶梯性的课程目标,先让学生从头脑中构建完善的择业理念,之后为学生渗透课程思政改革的相关理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念。
二、以学生需求来改变就业指导课堂内容
时代在改变就业形势也在发展,在高一校就业指导课堂中,教师必须要依据我的就业形势来调整嗯嗯堂内容。高校必须要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我们是,所以,在就业指导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也要符合需求。同时,学生的心理需求也需要顾及,现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过于书本化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恰恰需要这种与实际结合的真实案例,才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走向岗位。在就业指导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改变教学内容,让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他们的需求是就业还是创业,都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充分考虑。
例如,在就业指导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个人能力符合哪种就业模式。有些同学他们有实践能力,并且家庭支持他们自主创业,那么教师就可以啊,为学生提供创业方面的知识来帮助他们。那些选择就业并且在就业上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就要针对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思路,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要通过课堂让学生对自己形成认知,努力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个人技能,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最后的就业问题。
三、深化就业指导内涵,把握课程改革核心
深化就业指导内涵能够进一步推动就业指导课程作用的发挥,并为学生良好择业观的形成提供充分保障,达到有效落实新时代对就业教育的目标。精准把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与本质,并将其融入医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各项教学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以此塑造学生的正确择业观,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提供平台与锻炼机会。
例如,高校管理者需要在政策、体制与机制上与教育部的相关要求进行呼应,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顶层设计,在校内的各个部门与基层教学组织之间,加强思政教育合力,并投入充足的资金、人员与时间,对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加强管理。同时,以医学专业特点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四大主要层面对思政教学各项工作进行改进与调整,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理念,组织领导班子对课程思政改革各项工作实施的进程与学生就业进行跟踪,将其与教学人员的绩效相挂钩,不断细化教育大纲,并严格落实相关政策,使任课教师对就业指导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形成全面认知。
结束语
培养学生正确择业观是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落脚点,能够为学生参与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与科学的引导,落实课程思政各项工作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与践行教育使命的必经之路,具有极强的历史发展必要性与现实操作可行性。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过程中,遵循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彻落实至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将学科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渗透与融合,为学生正确就业观念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与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束玉洁,景婷,余结根等.医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初探[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2,39(05):437-440.DOI:10.15921/j.cnki.cyxb.2022.05.013.
[2]马艳庆,赵晋,汪晨净等.医学生对专业课课程思政认知评价调查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4(02):90-94.DOI:10.14084/j.cnki.cn62-1188/n.2023.02.011.
本文章系河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2023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医学就业指导课程“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研究——以河北医科大学为例(GXDJ2023B13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