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手教师专业伦理困境研究
林雨晨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六一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困境是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处理与幼儿、家长、同事关系时,面对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多种道德观念的选择时,难以抉择的困难情境。本研究发现幼儿园新手教师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与幼儿、与家长、与同事三个维度上探究幼儿园新手教师专业伦理困境表现,并提出建议。
关键字:专业伦理,伦理困境,幼儿园新手教师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本研究走近幼儿园新手教师,通过访谈等方法对当前幼儿园新手教师存在的伦理冲突或困境进行“实然”的探究,并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一方面,本研究尝试拓展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期望通过困境的描述与解析来提高幼儿新手教师专业伦理的意识与能力,缓解新手教师因伦理困境带来的焦虑,助力幼儿园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和滚雪球取样方式,选取12名来自公办幼儿园且教龄为1-3年的幼儿园教师,包括4名专科生和8名本科生,其中1名为男教师,11名为女教师。
(二)研究方法
访谈法是本研究运用的主要方法,自编《幼儿园新手教师专业伦理困境访谈提纲》。采取线上访谈和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深入地描述新手幼儿教师所遇到的伦理困境,内容包括对专业伦理困境的认识,在活动中遇到的专业伦理困境,应对伦理困境的方法等。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对12名幼儿园新手教师进行两轮深入访谈,并对访谈的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困境涵盖了幼儿教师工作的很多方面,主要可以归类为师幼互动中、家园合作中、同事交往中的伦理困境表现。
(一)师幼互动中教师的伦理困境表现
良好的师幼关系能帮助幼儿改变害羞、怯懦的性格,逐渐适应并喜欢幼儿园的生活[1]。研究发现幼儿园新手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对待幼儿的矛盾态度、与幼儿交往的纠结心理。严格的要求孩子是关心尊重孩子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何在“严格”和“温柔”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如何做到既尊重幼儿又能合理的要求幼儿?新手教师仍需在这把天平中寻找到恰当的位置。新手教师在专业实践中难以把握“权威与民主”的关系,怎么做才算尊重幼儿呢?如何尊重幼儿,做到民主?如何树立让幼儿“心服口服”的权威”成为新手教师的课题。
(二)家园合作中教师的伦理困境表现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引导、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2]。研究发现幼儿园新手教师在家园合作中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面临着与家长交往的信任危机、与家长的教养观念冲突、与家长沟通的障碍。教师在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指导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究竟是尊重家长还是坚持自身的专业理念?在与家长沟通时不可避免地要顾及到家长的看法和情绪,怎样能在沟通时既清楚地表达幼儿的问题又照顾到家长的情绪?
(三)同事互动中教师的伦理困境表现
同事关系是幼儿园教师在园的重要人际关系之一,对待同事团结协作是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师师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发展等也有着重要影响。受访者表示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时,面临着与同事产生分歧、同事间交往困难的伦理困境。新手教师由于其自身经验的缺乏,在何谓“合适”“对”的情境中陷入困惑。是否听从有经验同事?坚持自己还是对同事忠诚?教师作为新人进入到新的人际关系网络中,难以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融入?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护好自己?都成为新手教师的困境。
三、破解幼儿园新手教师专业伦理困境的建议
1.优化外部环境,建设良好的园所文化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要注优化外部环境,建设良好的园所文化。一方面,幼儿园应努力创设宽松、温馨的氛围,提供理解和支持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减轻幼儿教师因繁多的琐事和人际关系带来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良好的园所文化能帮助教师群体形成专业伦理的学习共同体,引导教师思考如何有利于幼儿发展、如何正确的与家长沟通、如何在左右为难的情境下做出适宜的抉择。
2.提升教师素质,注重理论学习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做到“终身学习”,要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的学前教育发展、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质,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3]。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在入职前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更应该在入职后持续更新理论知识,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幼儿园新手教师阶段更应该多“充电”,主动学习前沿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幼儿园也应该关注新手教师在理论方面的培养,完善教师培养模式,加强幼儿园教师在入职后的专业理论学习。
3.提升伦理自主性,勇敢面对困境
伦理困境在很多时候表现为选择的困境,而教师的伦理自主性与教师在教育场域的伦理决策息息相关。教师的伦理自主性意味着,在伦理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主体以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为基础,自主地做出伦理判断,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行为。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伦理自主性,使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可以有责任感地作出自己的伦理判断,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责任动机,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教师面对伦理问题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朱晶晶,李燕,张云等. 学前儿童害羞与社会适应:师幼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8,41(05):1130-1137.
[2]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10.
[3] 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z].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