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开展的方法探索
孙晓琴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致远学校 620360
摘要:在当今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来说,如何在核心素养下开展生本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将围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本课堂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世界时,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来说,核心素养包括自主发展、文化素养、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其中自主发展主要涉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文化素养主要涉及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能力;社会实践主要涉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过程方法体验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阐述制定合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首先,知识技能方面。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包括数的认识、加减乘除运算、图形和空间感知等方面。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和技能,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最大的发展。其次,过程方法方面。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包括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自信心、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 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和生活化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通过将教学内容情境化,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教师可以创设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所需的金额,进而进行加减法运算。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其次,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也是十分必要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但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授“时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安排,如早上上学、下午放学等,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时间的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时间管理技能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和生活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授“距离”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需要测量距离的情况,如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等,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距离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3. 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教学方法需要更加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其创新精神。首先,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启发等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理解的深化。比如在讲解“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圆形的物体,然后提问:“圆的特点是什么?它的定义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比直接讲解圆的概念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其次,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寻找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比如在教授“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用量角器测量三个内角的角度,再计算它们的和,或者让学生用纸片制作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观察内角和的规律。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最后,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也能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思想的交流。比如在教授“统计图”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数据,制作统计图,然后各组展示成果,分享学习经验。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在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积极采用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张桂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18(5):63-64.
[2] 孙小琴.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小学), 2018(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