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浅谈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

作者

周英姿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卢峰镇警予学校北校区

摘要:小学三年级同学刚刚开始接触作文,会觉得作文很难,产生畏惧心理,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课,喜欢写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才会提高。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教学    激发兴趣    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从一、二年级的写句写话过渡到写三百字左右的作文,这个跨度让很多学生一脸茫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成为他们的引路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爱上写作文。为了激发刚刚起步阶段的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把作文课上成游戏课

小学低年级阶段,同学们还处在贪玩阶段,自控力较差。一听说“玩”就一蹦三尺高,我在三年级上的第一堂作文课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课,学生一听要做游戏,开心极了。老师首先说了游戏规则,学生听得特别认真,说完游戏规则马上提问:刚才老师是面带什么表情、用什么语气跟你们说的规则?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面带笑容”,有的说“神秘兮兮”……学生回答完,我马上提醒学生把刚才说的那些话用到作文的开头里去。游戏开始了,学生每玩完一局,我就提问:你的心情怎么样?教室的气氛怎么样?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引导学生用上好词好句,例如“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等,游戏结束了,我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游戏的规则流程:首先老师先讲游戏规则,然后写游戏开始了,最后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一篇作文就这样在快乐中信手拈来,让学生头疼的作文课成了他们天天惦记的游戏课。

二、形式多样,把作文课上成看得见的观赏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中,要想做出一桌美味佳肴,就要准备很多优质食材,习作亦如是,只有内心拥有丰富的生活素材,具备真情实感,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为了让学生习作不闭门造车,我在上“这儿真美”这篇作文时,带上学生在学校的操场上、花园旁、樟树下边看边说,在观察时让学生按着一定的顺序观察,每观察实景一处,就让学生说一处,引导学生用上好词好句,把校园观察完了,学生心中的作文也就有数了。再进教室,师生一起总结一遍,这样写下去作文就能一气呵成,只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写的作文才不会空洞无物,才会有真情实感,学习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再遥远,新课标提出要求:能不拘泥形式地写下所见所闻、感受和想象,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材料。可见,写作离不开生活。

三、把作文课上成生活实践课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缺乏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身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会。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生活,从微小处观察,只有将生活记录和作文联系起来,用小学生的眼光和语气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在写作时就有情可抒、有感而发。例如:写作文《第一次做家务》,我先布置学生放学后帮妈妈做一次家务,洗碗、拖地都行。第二天课堂上,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做家务的过程,及时引导学生用上“先…然后…跟着…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这样,每个孩子在习作时都有话可说,有材可写。

四、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自信,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写好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对作文要有浓厚的兴趣,还要具备大量的写作素材。小学三年级刚开始写作文,其素材积累主要来源于书本、课外读物和日常生活积累,因此,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摘抄好词好句,指导学生仿写,让学生学会仿写,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相关课文的思路、结构及表达方式。学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我就指导学生按照课文的结构和思路,仿写《秋天的樟树》,大部分学生都用上了比喻和拟人和的修辞手法,如同写了一首生动的散文诗。

五、培养学生自主积累语言的习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离不开“生活”,做为三年级的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生活范围窄,获取知识主要靠阅读获得信息,提升思维。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爱上读书。我每周都会让学生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做好摘抄,每周一最后一节课读书分享,并评出优秀阅读者。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高,写作文时学生就会熟练运用这些平时积累下来的好词好句。

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外,还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比如从互联网上查资料,做实验,在外出旅游是做记录,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见闻,帮助他们获得真实生动、记忆清晰的素材,长期的搜罗和积累,作文也就生动起来。

六、把作文课上成表演课,激发兴趣

让学生上讲台表演小品、课本剧、相声等,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让扮演者身临其境,通过同学之间栩栩如生地表演,让扮演者亲自体验事件中的人和事,让旁观者亲眼目睹事件的过程,在写作中更能体现真情实感。

七、多多鼓励,多打高分,创设愉快的氛围

学生的作文达到了本学段的习作要求,我就会多打高分,在打分时要区别对待,对一贯写作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在挖掘他们习作中的亮点,也要指出其习作中的不足之处,使优生更优,对潜能生,教师要有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发现习作中的微小“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小标点、一个词、一句话,都应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教师只有欣赏学生,鼓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八、多表扬,多晒优秀作文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习作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与期许不能过高。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用鼓励性的评价写评语,坚定学生的自信心。哪怕学生写的不是很成功,也要尽量发掘其文章中的闪光点。我特别注意潜能生的文章,只要比起上次有进步,我就会多晒作文。其他优等生、中等生的作文也一样,只要有进步,我就会给予鼓励,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从“怕”写作文过渡到“爱”写作文。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