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高中生物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研究

作者

马芳

宁夏育才中学 750021

摘要:在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高中生物必须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生物知识可以直观地呈现在课堂上,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然而,如何更好地挖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以达到优化生物课堂的目的,便成为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互联网技术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在网络时代,高中生物课程中引进信息化教学,为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带来了多种可能。如果教师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得当,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降低教学难度。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将信息化教学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对其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一、高中生物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价值

应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学重新注入生机及活力,可以打造智能化、现代化课堂。因此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备受青睐及好评。高中生物教学相对比较复杂,互联网技术的整高中生物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研究和应用势在必行且大有可为,能够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机遇。教师需要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精心提炼课程内容,借助互联网技术有效整合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微观的视角上来看,互联网技术的信息整合作用非常强大,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能够进一步拓展生物课堂教学容量,展现全新的教学面貌,学生也能够保持学习能动性和自信心,主动自觉地完成教师的要求,积极模仿教师,利用互联网收集课堂中所没有的知识,逐步开阔视野,弥补短板。

二、高中生物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的策略

(一)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生物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高中生物教师可以挖掘丰富的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素材,引导他们全面理解生物知识,对提高其学科学习能力有较大帮助。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生物教师也积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接触更为系统的生物知识,并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遗传因子的发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要详细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这一实验内容奠定了基因遗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也是高中生物知识中的重点内容。然而,由于其呈现的是微观领域的知识,所涉及的生物实验思维也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较为困难,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引用网络上的视频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地呈现这一实验的具体步骤和实验过程,并借助具体的视频影像,呈现实验中的基因遗传现象。与传统的说教模式相比,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情况下了解基因对豌豆花色、叶子形状等外在性征的影响。以此,借助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开展虚拟实验

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重难点板块,挑战着学生的学习功底。教师需要适当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学生的思维薄弱点,将重难点知识融入生物实验中,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让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创新。为了让学生深入掌握和理解实验知识,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思维,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全面开发教育载体为突破口,围绕重难点知识,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载体构建虚拟实验,将图片、文字、视频相结合,生动直观地展示实验的操作步骤、具体流程及相关的设备和材料,确保学生在耳听眼观的过程中能了解具体的生物现象,进而产生学习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探索以及深度总结知识生物知识。学习基础较强的学生还会利用碎片化时间以及多种线上学习平台,加深个人对生物实验原理以及生物特征的理解,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及实验教学效果。比如在与学生共同分析生物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时,部分教师感觉压力较大,实验教学任务较为艰巨,周期较长,会受到季节以及地理位置的影响,操作难度系数偏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载体设计虚拟实验,模拟整个实验的具体过程,生动直观地呈现整个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现象,让学生能够在广阔的时空范围中自主思考、留心观察。

(三)深入剖析重难点

为了弥补学生的思维短板,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教师需要以深入解析重难点,整合利用各种电子白板,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减轻学生的理解压力和学习负担。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载体和软件应运而生,电子白板则是典型代表。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作用比较明显,功能非常强大,既能够进行简单板书,也能够创设教学情境,适应性及兼容性都比较强。教师可以结合生物教学的具体要求,灵活运用电子白板,深入浅出地剖析重难点知识,主动梳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自主观察的过程中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在围绕“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光合作用的具体流程以及反应机理,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客观地了解整个实验的具体过程。在调动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则可以利用白板与让学生自主对比、深入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记忆核心知识。

(四)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将信息化教学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体系当中,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顺利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平等看待每一名学生,需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近期学习过程中的些许进步,发现学生身上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闪光点,对那些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思考、敢于质疑的学生提出表扬。在每一次测试之后,教师都要筛选出本次考试进步最大的几名学生给予重点表扬,必要时,还可以给其发放奖状、证书、纪念品,以示鼓励与赞赏;在点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教师要在中等生、后进生等群体当中挑选一些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利于优化该学科的教学效果,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丰富课堂知识、创新生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物学科知识的趣味性和学习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静.“互联网+”模式下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管理研究[J].高考,2022(23):121-124.

[2]王琦.“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智慧教育探讨[J].教育界,2022(1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