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践
杨星星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中学 716000
摘要: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素养已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以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我们期望能在语文教育的田野中耕耘出一片创新素养的沃土。
关键词: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创新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语文学习已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模式的提出,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束缚,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的学习方式,无疑为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提供了新的可能。
1. 以语文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语文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成为了积极的探究者和创造者。通过对经典文本进行创新性解读,学生可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发现文本中的隐藏意义和多种可能性。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并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进行分享,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语文学习中,教师采用了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经典文本《荷塘月色》进行创新性解读。在课前,教师先让学生了解文本的背景和作者,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发现文本中的隐藏意义和独特之处。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本,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观点。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质疑和补充,进一步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最后,在课堂展示环节,学生们以自己的方式呈现了对文本的创新性解读,展现出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这次项目化学习,学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经典文本,还提升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开展实践性强的项目,从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性强是项目化学习的一大特点,从实践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等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背景和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创新,真正实现从做中学,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长恨歌》这一经典诗歌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项实践性强的学习任务: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等方式,探究唐代长安城的历史文化,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一份旅游导览图。学生们积极参与,分组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他们走访了当地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等,了解了长安城的布局、建筑、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现象,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最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探究结果,设计了一份富有创意的旅游导览图,展现了他们对长安城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创新思考。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长恨歌》背后的历史文化,还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3. 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火花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学习方式,特别适用于项目化学习。在项目化学习中,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小组内的讨论与交流,学生们可以交换观点,相互启发,从而开拓思路,发现新的思考角度。此外,合作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为在讨论中,他们需要评估他人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语文项目化学习中,《红楼梦》作为一个经典且富有深度的文本,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探究空间。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分组进行深入探究。每组学生选择一个与《红楼梦》相关的主题,如“宝黛情感之变迁”、“贾府的兴衰与社会背景”等。在小组内,学生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发现,通过交流和讨论,不断完善和丰富对主题的理解。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们不仅更加全面地理解了《红楼梦》的多个层面,还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提出了一些富有新意的观点和解读。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经典文本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结语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在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方面的巨大潜力。学生在项目实践中,不仅深化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更在探究、实践、合作、创新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创新素养。然而,创新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教育实践者加入到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的研究中来,共同推动学生创新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宗绪锋.工作坊项目化学习中创新素养培育研究与实践——以潍坊学院工作坊教学模式改革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23,23(04):86-90.
[2]张秀凤.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3,(10):47-48.
[3]荆倩.浅析初中语文读写一体项目化学习中创新素养的培育[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