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大单元设计
马文静
银川北塔中学 750001
摘要:大单元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将大单元设计教学引入课堂,促使课时、单元、课程目标得以实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历史学科的逻辑结构特点,制订符合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还能够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大单元设计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带来了教育领域的变革,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为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学科教学的意义重大,新《课标》侧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素养,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用全新的理念与方法安排教学任务,真正让初中生享受历史课堂。大单元设计教学就是要从大主题、大任务的角度梳理不同知识点的内在关联,这一教学方法在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教师须立足学校和班级情况,积极推行大单元设计教学。
一、初中历史大单元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元教学设计目标模糊,缺乏整体性
大单元教学法作为新出现的教学理论,在初中历史中试行这一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能在目标指引下进一步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将这些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相挂钩,整合历史知识点,使学生形成系统化学习思维。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推行大单元教学时,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大单元教学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安排教学任务,带领学生梳理历史脉络,形成时空观念。虽然当前大单元教学在历史学科中广受欢迎,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就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的大单元教学目标并不清晰,未做好系统性、整体性规划,如一些教师习惯设计单课教学目标,未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不注意前后衔接,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二)单元教学设计内容孤立,教学知识碎片化
为保障大单元教学效果,教师需理清每一单元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认识到教材编排的特点并精准把握单元主旨。当前许多历史教师都在积极推行大单元教学,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备考不充分、未完全理清单元主题与单元小内容之间的关系,也未把握单元内不同内容的联系,所制定的大单元教学方案中相关内容呈现碎片化,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制约了教学改革。此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尚不成熟,也未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师多从自然单元出发实施大单元教学,未能引导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思维相对混乱。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大单元设计教学策略
(一)确立大单元主旨,优化大单元教学方案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课程指导纲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地选择教材,以此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然而,大单元教学的关键便是对课程要求的精准理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研读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对课程基本理念的了解,并对课程目标更加明确,从而能够进一步整体把握框架结构、课程结构。要确立大单元主旨,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单元的主旨,针对性地规划每个课时的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促使学生增强对于教材的整体意识,以此避免教学活动的形式化,促进教学模式能够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
(二)引入生动元素,激发学生历史知识学习兴趣
在基于任何课程内容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都需要认识到一点,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如果学生态度不端正,不愿意发挥主体作用,那么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则难以顺利推行,进而阻碍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素养提升。一直以来,很多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都缺乏一定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无法为学生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因此难以有效聚焦学生注意力,也无法促使学生在其中主动学习。由此,平时针对初中阶段学生开展单元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元素”的融入进行教学,在为学生提供学习乐趣的同时,为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三)采取多元教学手段,优化大单元教学过程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时候,还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整体优化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思考,使得他们的大单元学习活动更为丰富、具体和全面,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使得大单元教学的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达成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四)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大单元教学的合理设计,教师要将教学策略、目标、方法、资源、评价达成一致,基于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整合教材,选取合适的评价手段和教学策略。而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时,要促使三个目标得以达成:一是要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全面地梳理单元历史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单元知识架构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教学意图;二是通过对“怎样设计核心问题”“怎样实现目标”“运用何种教学模式”展开思考,促使优化整合教材资源的目的得以达成;三是通过对教材资源的整合以及优化,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思考,以便于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结束语
总之,在现阶段教育教学环境中,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每个初中历史教师都需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相应责任,并为此付出努力。同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单元设计教学模式逐渐展现出了不容忽视的价值与作用,值得各任课教师进行尝试。因此,在平时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就需加强对大单元教学的应用,并在此过程中采取诸多科学策略,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升,最终成长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谷华.基于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2020(07):37-40.
[2]彭梅.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大单元设计探析[J].初中生辅导,2020(36):39-41.
[3]姚宜辰.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大单元设计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