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德育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何春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射洪坝水东小学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德育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文首先介绍了德育视域的概念和意义,强调了德育视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影响。其次,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和道德品质三个方面提出了策略。通过举例说明,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问答式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道德意义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反思。这些策略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素养,促进他们的阅读发展。
关键词:德育;语文阅读;品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引言
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课程德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视域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品德素养和阅读素养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初探德育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理论基础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德育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基础
在课程德育视域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塑造。德育视域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和品德修养,以塑造良好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视域的应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道德选择、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情感和道德发展。比如,通过读一篇描写勇敢和正义的故事,学生可以感受到勇气和公正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道德启示。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在德育视域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素养,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知和理解作品中的道德信息和情感内涵。比如,在阅读一篇描写友情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朋友之间的互助、理解和包容,培养学生的友爱和团结精神。德育与语文阅读教学密切相关,互为支撑。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文本,从中认识并思考道德问题。同时,通过德育视域的引导,教师可以促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取道德经验、形成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准则。比如,在讨论一个人物的行为选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并评价该人物的道德取向,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总之,课程德育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依托于德育视域的概念和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素养来促进他们的阅读发展。通过阅读不同的文本,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信息和情感内涵,并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准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为、探究作品主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这种德育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将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德育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德育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策略来促进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素养的培养。首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德育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来吸引学生,比如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等。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阅读动机。其次,在德育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与道德相关的问题,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道德意义的把握。举个例子,当学生阅读一篇描写诚实与诚信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主人公为何选择了诚实的行为,并引导他们思考这种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第三,德育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感知和领悟其中蕴含的道德价值观。比如,当学生阅读一篇描写友情的故事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人物之间的友爱、互助和包容,并引导他们从中汲取友爱和团结的道德启示。最后,在德育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反思,让他们思考和评价文本中的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准则。举个例子,学生读完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履行个人的环境责任,进而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采取积极的环保行动。总之,德育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运用多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素养。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关注道德品质和引导道德反思,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道德信息,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些策略的应用将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积极的支持和指导。
结论
德育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德育视域的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品德素养和阅读素养。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策略,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关注道德品质和引导道德反思,以达到德育与语文阅读教学相互促进的目的。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发展、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彭珍.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诗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证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3:4.DOI:10.26914/c.cnkihy.2023.018796.
[2]司江艳. 小学语文课堂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性及重要性[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23:5.DOI:10.26914/c.cnkihy.2023.009125.
[3]孙艳. 德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的融合发展策略[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23:4.DOI:10.26914/c.cnkihy.2023.00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