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探究
周青云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实验学校 212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讲解过多、学生参与度低等,这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行为;影响因素;课堂教学;学习情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深入普及,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不只是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使学生获得数学解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展开了一番探究,以供参考。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2.特点
(1)目标明确: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能够清晰地阐述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活动。
(2)学生参与度高: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3)教学方法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探究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4)评价与反馈及时: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应该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应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能够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教师因素
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策略和教学态度等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活动,同时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因素
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策略,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需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
3.环境因素
课堂环境、教学设施和教学时间等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保证教学设施的正常运转和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三、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和建议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活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活动,同时要注意教学策略和活动的针对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普查与抽样调查”这一节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后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首先对班上的学生进行普查,然后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初中学生零花钱的数额和使用方向”这个问题,针对调查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记录白己的感悟;又比如,在学习“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这一节内容时,我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了一场比赛,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轴对称作品的创作,首先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作品的主题,然后利用直尺、铅笔、彩笔或者电子设备进行制作,在班1进行展示,全班学生·起投票选出最佳的作品。这样,通过实践活动的展开,可以充分地展示学生的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贴近生活的实例、问题情境的创设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注意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氛围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氛围。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4.及时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应该及时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应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要注意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
5.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同时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结语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氛围及时评价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晓银. 透视高效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追问的相关探讨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 (19): 34-35.
[2]李树宽.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表现研究 [J]. 新课程研究, 2021, (15): 50-51.
[3]赵勇胜.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特征分析[D]. 延边大学, 2021.
[4]石婧涵. 教师关键教学行为对初中生数学逆商影响的路径分析[D]. 青海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