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法治教育探究
杨为民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河溪水小学 413414
摘要: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性时期,而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生受网络影响越来越大,严重阻碍了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一方面,学校要加强法治培训,提高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学校有必要进行法律教育,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一、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法治教育的意义
法治教育是指对青少年进行以预防违法犯罪为目的的一切教育活动,既包括预防刑事犯罪行为的法治教育,又包括预防一般违法行为的法治教育,还包括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内容的教育,甚至包括寓于公民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中有关法治的教育等。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法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从小抓起,通过不间断地教育、灌输、认识、体验、参与等,逐步形成遵纪守法、遵守规范的行为习惯,使青少年自强自律、自重自爱,养成向上、向善,追求美好、正义的优良品格。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面临着许多现实挑战。第一教育效果不理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然而,现实中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在道德行为上出现问题,如缺乏公德心、道德观念淡漠等。他们对法律法规的理解也较为肤浅,无法正确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化。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常见的教学方式包括灌输式讲解、背诵法律法规等,缺乏足够的互动与参与。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真正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第三,教材内容单薄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材内容往往过于单薄,缺乏实际案例和生活情境的引入。学生只是被告知一些道德准则和法律规定,而缺乏实际操作和体验的机会。这导致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限,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法治教育策略
(一)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
法治教育推进的关键便是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之能自觉、主动参与一系列学习任务,记忆相关理论知识,养成正确行为习惯。但是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情来看,因为部分学校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形式单一,故而也导致一些学生对该课程产生较强畏惧和逆反心理。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教师需依据学生主体兴趣和认知规律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以保证小学生群体能够以积极、乐观且主动的心态参与知识学习,而这也是其强化法律意识、道德水平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创新教学形式时,法治辩论、角色扮演、法庭模拟、讲法治故事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授课方式,例如,在教学“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对角色扮演教学加以利用,首先教师可针对某一生活背景或主题撰写短剧,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该剧本表演,待整个表演结束后,可向学生提问“这一故事情节中有哪些是需要遵守的公民义务?又有哪些是公民享有的权利?”,通过引入直观表演,学生不仅能够对权利和义务的区别有更深认知,同时也能树立正确法律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不仅如此,法治教育落实环节为确保学生民族信仰和国家认同感皆能有所提升,教师也可向学校申请借助“五四青年节”契机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如“红色歌曲演唱”“红色主题绘画”等,利用该类活动可让学生进一步挖掘和了解国家发展历史,并且其民族信仰、爱国精神和法治观念也能不断强化。
(二)多措并举,融合学校德育活动提升法治教育实效
教师需注意多学科融合、多方位覆盖法治教育内容。以法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例,语文课堂上,通过向学生介绍国家的首都、国徽、国旗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美术课上,通过画国旗、国徽的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对国家象征及标志的了解;音乐课上,学生学唱国歌,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体悟歌词蕴含的深意;心理健康课上,通过活动,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生命担当,坚定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要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多是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这一优势,结合学校德育主题,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专题教育。比如,开展关于宪法方面的“宪法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法治伴我成长”主题演讲等系列主题队会活动。以小品表演、知识竞答等形式,让学生来演绎、学习和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动手制作精美的手抄报,创作以“做学法守法的好少年”“学宪法讲宪法”“宪法在我心中”“宪法伴我行”为主题的作品,充分展示学生学习宪法、理解宪法、表达宪法的兴趣和能力。在一幅幅图画和一段段文字中,学生融入自己对宪法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事实依据,注重情境创设,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此提高小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法治教育的质量,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姝.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J].天津教育,2019(06):37-40.
[2]卫雅雅,李敏敏.浅谈新课标下多媒体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02):47-49.
[3]季慧妍.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新思路探究[J].中学政史地,2019(0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