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如果我是你

作者

贡晔蓉

江阴市南闸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立足于“换位思考”思想策略,寻找和探求有效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方式,以及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换位思考;班级管理;小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小学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学校顺利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小学班级管理不仅关系到班集体内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建设,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更是营造良好班级内部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优秀品格、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教师,要重视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的这一重要阶段,在繁忙的工作之中,顺利地处理好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关系,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一、换位思考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认知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他们的身心发展离不开成人和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并关系到小学生在未来成长发展和受教育的过程中良好品德行为、道德情感的养成,进而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1]。而“换位思考”策略的应用,能够是小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立足于他人的立场,尽量冷静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够对他人所遭遇的情况表示同情和理解,促进其移情能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乐乐不仅是个独生子女,家里还有六个大人围着她转,她在家里简直是“呼风唤雨”的存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让老师很头疼。她总是不遵守班规,不愿意做值日,把垃圾扔到别人的桌子下,这样自己就不用去扔了。为有效加强班级管理建设,班主任李老师开展了一次“如果我是你”的班级活动,复现乐乐的一些不良习惯,引导她表达被他人类似坏习惯伤害的感受,使乐乐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承担起自己的班级责任,有班级荣誉感,并友善对待同伴,与同伴友好相处,促进其良好道德认知的发展,使班级管理更加完善。

二、换位思考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一)互换角色,体现师生双主体

教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但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突出师生的双主体作用。教师要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学生之间进行心与心之间的对话,与学生互换角色,充分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2]。如果遇到了一件事情,班主任可以试着将自己当作学生,或是怀疑自己当初小学生时期的心路历程,剖析自己的同时也更加理解学生。或是实施班干部轮流制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到管理职位对于整个班级建设的重要性,强化班级内部“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意识,使他们体验到班级管理者的艰辛,从而更加理解管理职位的重要性,并在轮流管理的过程中,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班级管理任务更好完成,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影响整个班级的管理风貌和凝聚力。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小学一年级时期学生们身上的一些问题和班级管理痛点设置班级内部表决会议,教师只是会议的“主持人”,邀请各个“常任理事”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们畅所欲言,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班级管理献计献策,解决以前的一些疑难杂症,使班级内部更加协调、稳固。

(二)互换角度,深入感知和体验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实际上都是一些班级中日常事务的管理,都是一些凤毛麟角的琐事,但是小事中见大章程,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们深入感知和体验,深化学生们的感受和理解,注重细节、注重日常。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和决策,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3]。还有注重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和帮助,将换位思考策略深入到内心深处,应用到班级管理实践之中,从根本上促进良性班级管理体系的建立。

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还没有从幼儿园中的一日生活环节以及轻松的保育生活中脱离出来,班级管理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一些深奥的、复杂的管理策略。但是他们已经能初步的明辨是非,并且在幼儿时期移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良好基础,使得他们对于“换位思考”有一定的感知。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不必要对学生进行过度的说教,而是营造环境,引导学生互换角度,切切实实的感受,才能获得深刻的印象。

(三)互换思维,重视集体共同决策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共同家园,是所有学生共同的成长发展场所,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的作用同等重要。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创新思想、互换思维,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集体氛围,提高班级管理的高效性。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五班中就有一个这样的规矩:班主任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利用班会与学生一起交流、畅谈,除却成绩,交流的内容围绕班级内部的大小事物,每一位小学生都要进行这项活动,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将自己在班级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的事情或是与其他同学之间的矛盾“公之于众”,大家共同献计献策,集体解决,共同为他人解惑、分忧。这项重要的班级管理举措值得大家借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白“如果我是你”,并站在”你”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织者。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策略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宽容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够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从自己做起,站在他人角度去思考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着想,更多的“由此及彼”才能有效促进班级管理的高效性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亮涛.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科幻画报,2021(03):212-213.

[2]宋小迪. 小学新任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20.

[3]张惠金.谈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才智,2020(1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