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作者

夏玉银

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中职学校的数学教育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唯有学生想学、会学,教师会教,才能让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中职学校学生的特殊情况,让数学学习变得特别重要,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智力的训练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先决条件。要想达到目标,做好教育工作,教师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掌握好学生的求知心理,这是中职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点,学生要学好基本的理论知识,才能为未来的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学好数学,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能锻炼学生的脑力,还能为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对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策略展开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中职数学教育改革,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及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科技是人类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又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职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与科技的创新,国家与社会需要更多具备良好思想、较强分析能力的人才。数学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由于诸多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不利于中职数学课堂的高效开展。

一、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一)重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中职教育以培养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为目的,在数学课堂上要突出基础知识教学,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适当地减少练习的难度,增强学生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充,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等有整体的把握,让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对数学教材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的实践技能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保证数学教学实用性

中职数学课堂要由“以理论为主”转向“以实用为本”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堂上,要体现出实用性。一方面,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具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中的推理、绘图、操作等工作中出现,为技术生产提供了严谨的数字的参考。另一方面,在学习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逻辑的培训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探究能力以及分析理解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今后的生产建设和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现状

(一)考试观念根深蒂固

虽然提倡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环节中充分落实,但也有一些中职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在教学中仍然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一味的采用“填鸭式”和“题海”的方式,虽然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思维发展。中职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学习专业技能,本来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教师如果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布置大量作业,只会增加学生对数学的排斥,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二)学生基础薄弱

中职学校的数学内容是对小学与初中数学的一个补充与延伸,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的不了解,会给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1)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过于依赖教师。(2)在空闲时间内大部分学生都会积极投入到休闲活动中,很难主动学习,并没有将学习摆在首位。(3)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上课时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对数学知识学习也没有兴趣,上课时知识被动的吸收知识。(4)因为学生不了解数学知识,上课时无法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就造成了学生对数学的抗拒。(5)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正确认识,有些学生觉得数学没什么用、有些学生觉得数学很难等,导致大部分都放弃了数学知识学习。

(三)教学手段单一

中职教师是以教学技能为核心,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为主要职能的一类特殊教育群体。这就造成了教师在基本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重视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大量数学知识的单一输入,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不能了解数学知识,对数学课程产生误解。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种单向的授课方式,几乎没有师生之间的交流,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思考,也没有机会提出问题,这就导致了数学学科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四)教师思想意识存在误区

中职学校是一所专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学校,但是教学目的却逐渐变得更加市场化、功利化,对数学学科的需求变得更低。教师在授课后也不再和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学生出现问题却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这样只会抹杀学生兴趣。另外,对学生而言,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向就会变得模糊不清,难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

三、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一)减轻教学难度,调整教学目标

中职数学教育应力求以“以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为社会培养出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为终极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考虑到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应用技能的学习。中职数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对未来理工专业的应用知识的学习也具有重要铺垫作用。

中职教育有很多专业,不同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也不一样。甚至相近的专业,因各自的专业重点不同,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各不相同。而且,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存在不同,有些学生想要考上大学;有些学生也许想要在一个特殊的领域里发挥自己的长处。对此,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以提高教学效果。对各种数学知识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创新,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状况和需求进行授课,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主要起到的是“授业解惑”的作用,通过解释教材内容,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然而,因为现在的学生都有着独特的性格,所以,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渐渐地被抛弃了。教师要努力在课堂上转换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现代化数学教学手段,优化自己的教学质量。首先,教师的责任是“授业解惑”,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与技能的更新也越来越快,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要做一个“学习者”,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让数学教学更接近于学生的需要和行业的发展。其次,在过去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和大纲来教授知识,而中职的课程跟一般的课程有一些区别,更加具有针对性与专业性。要想突出职业学校的教育特点,教师就需要按照学生的需要和专业的特征来设计和规划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合理,让学生们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和实用性。最后,发挥“知心人”的作用,有些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差,同时存在自卑心理、消极态度等。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进行耐心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实施分层教学

目前,中职的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在学习时很难跟上教师的脚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这不利于学生日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也无法对学生的工作有所帮助,导致中职数学教学失去意义。所以,根据中专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在进行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并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分为 A、 B、C三个层次, A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学习主动、对数学学习感兴趣。B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一般、学习被动、对数学不感兴趣。C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缺少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有抵触情绪。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制订出适合的教学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层次划分并非固定不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动态地调整层次,以适应学生的进步需要。另外,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与需要,确保教学的层次性、针对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拿作业《集合》作业设计而言,教师要想保证作业的针对性,教师就需要开展分层教学。在设计A层次学生作业时,就需要保证开放性、创新性,特别是要重视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开发。在设计B层次学生作业时,就需要保证课后习题的有效拓展,帮助学生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在设计C层次学生作业时,就需要帮助学生打牢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集合的概念和定义。

(四)更新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一种手段,在过去的数学课上,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既忽略了学生的主体需要,又会增加学生的排斥心理。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注意更新教学手段。第一,情景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职业特征,把数学知识与职业背景相结合。如建立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专业的环境中,可以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给予更多的关注。第二,任务驱动法,这种方式的特征在于通过特定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知识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教师在设计具体的任务时,要将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考虑,确保任务的实用性和教学价值,要接近于工作岗位的需求,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法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空间中的直线与面”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习题。下午14.00时,父亲在河边挑水,根据这一前情回答以下问题:(1)请把扁担所处的直线与地面的平行关系画出;(2)请把水桶拉线与地面之间的关系画出;(3)请把扁担影子会让地面之间的关系画出。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巩固。第三,课堂讨论法,这是目前数学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促使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从而加深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讨论的时机和顺序进行控制,以免课堂上出现一片混乱,从而使课堂上的讨论变得毫无意义。就拿“空间直线与平面”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空间中的中点、线与面的基本性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讨,对空间中的线和面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空间能力的发展。

使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有直观的了解,才能增强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通过竞赛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大部分中职学生都存在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基于目前学生“好胜”的性格特点设计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活跃度,还能让很多不喜欢数学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从而有效带动学生学习。比赛类活动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学生在竞赛过程中也会无意识学习到更多数学内容,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组,为竞赛活动做好准备;其次,数学教师可以联合其他教师共同出题,题目的难度没有限定,但一定要在所学的范围之内。最后,教师出题,然后让小组学生一起解答,在规定的时间内的小组,答对得一分,反之则扣一分,如此反复数轮,可以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达到数学教学目的。另外,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结束语

数学是中职学校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习惯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现代教育理念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对数学教育手段进行有效改革,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就要求中职数学教师要适应时代,按照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把沉闷的课堂变成一种生动、活泼的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积极地掌握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丛丛.中职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07):126.

[2]魏洪军.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04):76-77.

[3]梁萌.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效果的几点思考[J].河南科技,2013(06):275.

[4]席晓凤.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05):6-8.

[5]隋军.对中职数学教学的问题思考及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7):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