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用真情塑造学生的心灵

作者

张红梅

滨州市滨城区新怡小学 256600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真心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学会赏识学生;精心地塑造学生 。用师爱打开学生心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真情塑造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热爱;尊重、信任和理解 ;赏识;塑造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赞科夫说: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技巧,还要教育学生,这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一个真正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注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品质高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真心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体现了教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宽阔的胸怀。这种爱是教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种爱像母爱一样细腻,比父爱更广博,比其他一切亲情之爱更纯洁,更高尚。乌申斯基认为,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奥秘”,只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才能沟通师生双方的感情。教师要以宽广的胸怀热爱全体学生,不仅要由父母般温暖慈样的爱,更要有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尤其是对那些心灵上有过创伤的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语,都是治疗学生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一个教师做到“爱生如命”,才能领悟到师德修养的真谛和精髓。

二、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

爱是一种信任,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激情,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尊重信任学生,可以使学生体会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心灵上是相通的,自己的存在对别人、对集体是有意义的,进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和希望。

泰戈尔说得好:爱是理解的别名,理解学生需要耐心。耐心是一种涵养,是一份宽容,更是一份期盼,它要求你就像撒下种子,静待开花、结果一样。我们班刚刚转来一个叫小H的小姑娘,不适应在学校就餐,每到吃饭就掉眼泪,我微笑着对她说:“学校就是你的家,有这么多老师、小朋友陪你吃饭,不就像在家一样吗?”孩子听了不掉眼泪了,活泼可爱的她脸上写满了笑容,我的心里有一种踏实感和自豪感。理解是爱的一种体现。理解了,师生间相处才会更和谐,更融洽。

三、学会赏识学生

赏识学生,其本质是热爱学生,是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坚信孩子行,并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这种信任。教育工作中,我利用一切细节赏识学生、鼓励学生。从学生的着装打扮到他们的一言一行和思想心理,都可以捕捉到无数的闪光点。每一声请、谢谢都为我提供赏识学生的素材,每一句表扬的话语都是学生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让孩子们在这种赞美赏识声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我们班有一个叫小Z的男生,上课随便讲话,注意力不集中,批评不起作用。我冥思苦想,寻找解决的办法,一句名言:“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激发了我的灵感,课间操时间,我把小Z叫到办公室,和他聊起家常。一席话之后,我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婚了,他跟父亲,但是父亲经常出差,他一个人在家。说起陪伴他的小狗和手机上下载的机器人小B,他滔滔不绝,异常兴奋。由此可知,这是一个缺少关爱的孩子。投其所好,我告诉他,我家厨房油烟机也是智能的,叫小智。有了“共同语言”我们谈的不亦乐乎”。小Z告诉我,他的理想是当一名飞行员。我借机鼓励他,当飞行员驰骋蓝天是个非常伟大的梦想,需要现在遵守课堂纪律,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行,你写字不错,又很聪明,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会梦想成真的,看到他那双大眼睛里流露出对未来蓝图的美好向往,直觉告诉我,这次谈话是成功的。果不其然,接下来小Z的课堂表现进步很大,我真正领悟到了赏识教育的意义,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放飞一回自我的精彩,为他们的未来砌上一块自信的基石。

四、精心地塑造学生

泡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汤的味道。老师必须善于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尽力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健康自然成长的人文空间。力争班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为每一个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量多给学生提供判断决策的机会,包括迟到、请假都尽量把解释权和决定权交给他们自己。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有发挥才智、锻炼才能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小L同学是一个随便、任性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生,在班干部轮换的过程中,她的自我控制能力大大加强,自我修养大幅度提高,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班里评选“三好”的名额占比例很少,有些表现不错的学生常常因名额有限而落选。为了鼓励孩子们的积极性,在遵守学校评选制度的同时,在班内增设若干单项奖,包括认真诚实奖、清洁标兵奖、文明礼貌奖等多个奖项,每学期评一次,使大部分学生都有被肯定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用爱的阳光照亮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教师的“童心”去碰撞学生的童心,真心的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真诚的赏识学生,用师爱打开学生的心扉,用真情去塑造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宋秀荷.用"爱"塑造学生的心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29):2.DOI:10.3969/j.issn.1674-9324.2013.29.103.

[2]马红艳.尊重学生人格 促进学生成长[C]//中国教育学术论坛(第二卷).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