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刘杏元

身份证号码:370982198912106152

摘要:对于建筑项目建设来说,其本质意义上是一个高能耗的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绿色发展逐渐变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基础之一,而为了促进绿色节能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要在工程管理的全角度全过程进行绿色管控。但是以目前来看,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客观性不足,产生了各种不利影响,需要对思想意识、技术水平及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充分认识和分析,进而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和使用等阶段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管理工作,保障有关工作的顺利落实和有效进行,以顺应国家绿色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BIM技术;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强化建筑工程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也是推动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巨大成效。文章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指出在项目建设阶段,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可以全面提升建设项目的专业化程度,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供有效、可靠的技术支持。

1建筑工程管理应用BIM技术的优势

1.1提高设计管理的准确性

BIM技术系统在具体应用中的协同作用可适时缩减项目返工成本。此前,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时,各个专业都需要进行对应性设计,由于信息数据不一致,极易引发施工管理矛盾,且有些问题往往发生在施工期间,当项目管理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得不重新设计或更改设计方案,而在施工方案改变后,施工进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应用BIM技术系统后,项目管理者可利用合适的技术手段将不同专业进行合理融合,利用各专业间的信息数据共享,有效加强信息数据的互通性,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借用BIM技术系统,可以切实提高设计管理的准确性。

1.2完善管理模式

在建筑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经营过程中,管理层要利用BIM技术系统来加强各工程建设环节之间的联系,在该技术的引导下,搭建适宜的建筑工程管理平台。随着技术手段的快速更新,工程管理中的各种资源得到恰当协调,合理利用各项数据资源,真正解决项目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合理性和便捷性。在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者还可以利用BIM技术系统进行线上批阅和审核,在该项技术手段的指导下,信息资源可以得到最大化拓展,随着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1.3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的优势

BIM技术模型存储的数据应用价值远高于二维数据,不仅可以表示建筑结构信息、机电设备信息等基础信息,还可以根据三维数据自动准确计算工程量。BIM模型构件数据中包含三维信息,技术人员通过输入构件特征确定种类和工程量,有效提高了信息检索效率。若要进行工程量统计,可以利用BIM软件或插件编制报表,再根据地方政府制定的标准将工程成本数据自动转化为电子文档,便于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共享。利用BIM技术可以在投资决策、交易过程中对各类施工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录入,将信息运用到整个施工过程中,为编制概算、预算等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环节进行仿真建模处理,计算施工材料用量等。

2BIM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工程设计

当项目管理者将BIM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设计环节时,应适时地加强该设计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其设计出的数据信息在工程管理中更具有普遍性。一般来讲,在正式的工程设计之前,项目管理者和设计人员都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及时明确该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的各项数据指标。鉴于施工现场的强变化性,在实际勘察时,其内部信息数据指标可能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这些改变在生成后会对工程管理的整体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为了保证项目设计环节数据信息的准确性,需要在该环节引入BIM技术,用全新的技术控制来改善建筑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在工程设计环节引入BIM技术时,设计人员需利用BIM技术搭建一个合适的各部门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增加多部门的交流频率,来明确工程设计环节的更多数据参数。例如,在搭设BIM工程管理平台时,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应共同考察施工现场的各种情况,及时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隐患,再将该类状态以数据信息的形式呈现在BIM技术系统内,通过合适的软件和硬件的合理分析,可精准看出建筑工程施工后产生的各种变化,再借用BIM技术手段,及时为不同类型的隐患设计解决方案,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果,为今后的项目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合理夯实多项与建筑工程管理有关的数据信息。

2.2节水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施工产生的大量废水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所以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势在必行。通过施工水回收利用来减少资源浪费:在现场设置降水井,将地下水进行回收利用;同时在地下室、桩基施工阶段,将产生的泥浆水进行收集处理,可以在园林浇灌、路面冲洗等过程中进行使用;结构施工阶段,在基坑底部设置集水沟渠,将用于洒水降温的混凝土养护水和其他施工用水进行收集。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废水,特别是含泥浆水,通过设置三级污水沉淀池的方式,首先将施工污废水、地面雨水等引入到沉淀池集中收集,然后进行机械格栅、滤网等物理手段过滤,将大部分颗粒物悬浮物进行初步处理,最后通过自然沉淀或添加助凝剂等化学手段进行净化处理,使处理后的污废水达到二次利用的标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将净化后的水重复利用。

2.3工程安全

建筑工程在施工管理期间,对其内部安全的合理控制也尤为重要,要将工程安全内容与BIM技术进行合理融合。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其整体质量将受到人为、环境、工艺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极易因某些要素的疏忽而衍生出多种安全事故。在引入BIM技术后,工程管理者可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来完成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并用合适的可视化模型划分出不同施工管理内容的危险等级,用绿色、黄色、红色等颜色展现施工管控中生成的危险程度。项目管理者在应用BIM技术期间,还要借助适宜的数据监测系统来精准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对不同危险等级的合理找寻辨别出对应风险,在查明该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后,采取针对性的举措来降低风险,提升工程管理效果。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建筑工程管理层可适时分析BIM技术系统的隐藏功能,通过对各项功能的了解,可发现BIM技术系统还带有虚拟建筑模型等功能,施工人员可利用BIM技术来搭建工程建设管理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控制来了解工程项目建设中所有的建设内容和各项环节。通过对不同环节的合理控制,有效识别出施工期间产生的各种危险源,对可能产生的施工管理危险进行适当监督,根据其对应的安全系数来解决施工管理安全问题,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结束语

大到宏观国家政策方向,小到微观民众日常生活都与绿色建筑密切相关,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又是绿色建筑理念普及落实的必经之路,从政策标准到市场需求,从成熟产业链到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多维度的提升才能带来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进步,进而将绿色建筑理念发扬光大,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健康和便利,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娜,朱争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10):48-50.

[2]魏小朝,洪文霞.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研究[J].工程技术发展,2020,1(1):91-93.

[3]王举胜.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