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edia science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作者

袁旭东

淮阴工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等策略,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本文旨在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内涵;特征;路径

引言: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和传统文化展览,向学生传授中华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通过开设艺术类课程和组织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文化艺术的魅力。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教授、经典文化名著的学习和探讨。通过这些策略,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宝贵财富,凝结了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现在思想道德方面。中华文化强调儒家思想,注重道德伦理的建设。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孝悌、忠信等,提倡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这种思想道德的内涵在中华文化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还包括艺术文学方面。中华文化拥有悠久的文学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传统。古代的诗词、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精炼、含蓄的表达方式,传达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还包括科学技术方面。虽然中华文化以人文艺术见长,但中华民族在古代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技术贡献。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中医药、农业技术等方面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

为了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遗产。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建立起一支熟悉中华文化内涵的教师团队,他们可以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层次意义,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中。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文化遗址、博物馆和传统文化展览来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校外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如故宫、长城等,以及博物馆展览,展示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传统艺术品。这样的体验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为了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教育,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可以通过开设艺术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学校可以设置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课程,让学生学习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通过书法课,学生可以学习传统的字体和书法技巧,体味书法的美感和独特韵味。绘画课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了解中国画的传统和发展。音乐课可以让学生学习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欣赏古典音乐的美妙旋律。通过这些艺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亲身感受中华文化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舞台剧演出、传统乐器演奏、诗词朗诵等文化艺术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际参与和表演,学生将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参观艺术展览、观赏传统戏曲等文化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优秀的艺术作品和表演,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3.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构建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课程体系可以包括中华传统价值观的教授。通过讲授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孝悌、忠信等,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价值观在个人生活、家庭关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经典文化名著的教授也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学习和阅读经典文化名著,如《论语》、《孟子》、《红楼梦》等,从中领悟中华文化的智慧和思想。通过深入研读这些经典作品,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思维和文学素养,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追求。

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通过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强调了加强内涵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以及构建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这些策略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智慧、美德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洁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J].区域治理, 2021(21):0011-0012.

[2] 温沁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路径[J].现代商贸工业, 2020, 41(35):2.

作者简介:袁旭东(1971、2— )男,江苏灌南人,研究生,民族汉,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职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社基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及路径研究 (2019SJB2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