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措施
方霞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就成为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趋势,在提高会计管理的效能基础上,改善会计管理的效益。因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事业单位应该全面地提高管理的质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信息化的管理水平进行提升。
前言: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信息的价值以及信息技术所催生的发展蝶变都要求事业单位能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打造实用性强、具有单位特色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和内部监督的信息化。实践中,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开展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会计信息化特点
对于会计信息化,可以将其特点整理为如下内容:首先,应用普遍性。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的会计信息化,整合例如会计管理、教育、操作等多项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针对实际问题的有目标的核算体系。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可以通过已经完成信息化升级的会计系统,来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实时采集,并与会计系统相结合,快速地解决目前在财务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1】。通过这样的实时处理方式,管理者能够实时地了解到企业目前的运营状况,进而做出最适合当前运营需要的准确的决策。四是制度的渐进性。今后信息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与财务管理具有更高的匹配度,这将提高会计信息化的效果,拓展系统能力;它将由目前的信息化方式,向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变,并有效地提高了金融管理的层次,实现了渐进发展。
2、会计信息化对于财务管理影响
2.1对预算编制管理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方式的革新,事业单位开始实行“零基预算”的管理模式,各个单位会依照自身人员、工作以及资源资产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政府其财政部门所制定的规范定额,编制年度的总预算。这就要求每一个单位的预算会计都要对该单位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对该单位的年度预算进行准确、准确地计算,为整个工作提供充足、及时、科学、合理的资金保证。在制定年度预算的时候,还需要对各项开支进行详细的细分,只有在信息化的支持下,才能够在最快的速度内实现。
2.2对财务报告管理的影响
进行政府改革的事业单位,除了需要实现基础报告之外,还需要做到以相关权责为基础总结有关政府部门的最终报告。所以,以实际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把原本会计数据记录作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新改变,另外如果有不合适的权责也要及时提出改变,并且根据实际发展选择来作出相应调整。同时当时编制盈利这方面的具体数据记录也是作为代表,能够及时反映出政府权责作为基础,当时实行制度的根本差别。
2.3对资产管理的影响
新的政府改革方案对单位资产等等作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在资产方面的准确完整性以及真实性等提出要求,所以实行资产管理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动。事业单位的第一步就是要对资产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记载,而且要对其进行完整的了解,假如有属于一定范围的资产,就应该在一定的时段内对其进行整理,尤其是要对账目记录进行分类。此外,机构还应该对各种类型的财产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对应的折旧,假如没有进行相关系统的核算,则按其价值的年数进行;这就要求按年龄做一次资产评价,还要求更好地进行分配工作。若有超过一定年限的财产丧失了其价值,则可以作适当的处置,从而实现对所有财产的利用价值的提升。
3、推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宣传,推动观念转变
顺利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要重视管理层人员和会计工作者的观念转变,让他们摆脱过去陈旧的观念,发自内心地认识到会计工作信息化的重要含义。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要转变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观念,使他们对财务人员的重要性有更深的了解,也就是要转变他们重业务轻财务的观念,其次,要把信息技术的知识从上到下,一层层地传达给每个初级会计人员,改变他们关于“信息技术”仅仅是运用电脑处理财务工作的误解,要充分了解它在企业经营和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性;这对激发广大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工作效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让有关部门展开工作,把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传达到每个人的耳中,从而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例如,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一些专业的培训,将信息化的知识以及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让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整个单位的发展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以此来加强各个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提升单位的工作效率,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
3.2注重网络信息安全建设
会计信息化管理在推动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变革,提升会计管理效率的同时,也给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会计信息化管理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因为一旦出现病毒感染或黑客入侵的现象,轻则导致数据传输丢失,重则引发系统瘫痪,不仅会降低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效率,也会给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安全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择针对性强、功能多样的杀毒软件,全面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以防出现中毒现象。特别是计算机中机密内容较多的用户,则可以采用杀毒性能更好的收费软件。
3.3强化会计信息化制度建设
会计信息化的相关业务流程与业务涵盖内容与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有所不同。建立适应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会计处理流程、会计软件操作规范、会计岗位职责等是现阶段促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必要手段。只有建立一套适应新形势下工作需求的制度体系,才能较好地实现会计信息化。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通过“定岗、定责、定员”将信息处理、账务核算、档案管理等工作以管理制度的模式建立规范,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要求,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3.4重视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会计信息化人才最重要的当然是会计人员。首先事业单位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应考察应聘者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会计业务软件经验和水平。对在职的会计人员机构要进行足够的、持续的培训,其中包含了对会计信息化系统和其他与计算机有关的技能的培训,从而提升会计人员对计算机信息化操作的总体技术能力。同时,各机构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信息系统,并建立健全财务信息系统。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安排一个会计信息化的专业人士来进行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和后期运营,那就更好了。为实现财务信息系统的高效、稳定、可靠的运作,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
3.5全面优化信息系统的功能
事业单位需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实现信息共享,保证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联系。只有实现全系统的无缝连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才能够方便会计信息系统更好地收集事业单位运营中方方面面的信息,保证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事业单位在开发相关功能的过程中,需要与具体的功能性软件合作,提出自己的特殊性需求,以保障信息化建设功能能否满足事业单位的独有需求,为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帮助。
结束语:事业单位需要积极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观念,具备明确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流程,帮助解放人力操作,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通过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来为事业单位各项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把信息化建设真正的效用发挥出来,促进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