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典型问题与策略分析
高永生 王振华 王振
1 身份证号码:152527198708205115 2 身份证号码:152527198611043914 3 身份证号码: 370304198601280653
摘要:我国是自然资源大国,各类矿产资源丰富。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步上升。目前,露天采矿行业仍存在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隐患,如高空作业隐患、爆破隐患、电气隐患等。同时,露天开采存在着场地条件差、设备设施不完善、技术落后等诸多生产问题。基于此,该文从分析露天矿山的安全隐患入手,探讨目前露天矿山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露天矿山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露天矿山;安全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由于露天矿山开采受到多方因素的限制,相比于地下开采,难度更高,对环境的要求也更高,同时由于天气、环境等不确定因素会造成安全管理的效率降低。因此露天矿山开采的工作人员在开采时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有必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1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典型问题
1.1人员素质差,安全意识薄弱
露天矿山的开采工作相比于地下矿井,更加方便和安全,但是仍然存在高风险,环境也恶劣,在该环境下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因此矿山开采岗位普遍都是低学历人员,亦或者为文盲。此外,管理岗位也缺乏各类专业管理人员,同时也未全面落实安全培训工作,主要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带领徒弟学习,并未引导他们增强安全意识,因此员工安全意识薄弱也是影响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
1.2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安全管理工作无章法
露天矿山由于在地面上进行矿石开采,开采难度较低,但仍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于行业的高速发展,造成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专业人员的数量无法支持该行业的发展,因此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岗位上都是非专业人士,无法规范安排各项工作,因此导致安全管理无章法。此外矿山安全管理工作只浮于表象,并未全面落实,因此露天生产的风险进一步扩大。
1.3矿山开采无序,导致现场安全设施无保障
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的支持,露天矿山的开采都无法按照设计规划进行开采,操作不规范,没有准备充分的安全设施,这都加大了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的难度,也加剧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随着矿山开采的年限增加,安全风险日益加重,带来的危害也逐渐增加,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也将更严重。
2露天开采矿山安全管理策略
2.1完善组织机构与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
根据矿山安全标准建设相应的管理体系,同时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并合理划分各机构、支援的工作职责和相应义务,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给予相应的奖惩。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矿山安全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完善健全的制度为矿山安全管理奠定基础。组织机构和制度为各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建立企业员工责任制,促进员工高效完成工作,也促进各员工有秩序地履行岗位职责,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开采环境。
2.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安全管理人员是各项策略和维持场地开采的执行者。于一个安全管理队伍而言,人员的素质水平、专业知识的丰富度都会影响露天矿山安全管理效率。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不能安于现状,必须提升自己,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积极扩宽自身的知识面,加强沟通和交流能力,能有效处理各类纠纷和矛盾。作为一名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切合实际的进行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方案使被管理人员心服口服,这将有利于降低管理工作的难度。作为新时代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接受新时代下的知识和理念,拥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并以“铁的纪律、铁的手段”理念作为管理原则,加强开采人员操作的规范性。
2.3丰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手段
为解决露天矿山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必须找出根本原因对症下药,调研发现,安全事故主要由于员工没有较强安全意识、没有全面落实规章制度而造成的,因此可通过开展丰富的安全教育培训解决这些问题。很多企业虽然安排了丰富的安全教育培训,但仍然只是表象,很多员工只是走过程,其实并未学到任何安全教育知识,最终安全教育意识还是一样薄弱,所以要严格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作为企业负责人,首先,需要强行安排员工参加丰富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如课程安排、课时安排、内容安排等,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带领员工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增强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其次,员工也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安全管理工作关乎到诸多员工的生命安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应做到无需企业强制安排培训工作,就会自发去掌握相关安全管理知识。当然也有部分员工的文化程度较低,无法理解培训内容,因此采取分类教学,安排其他的授课类型,以保障该类员工能理解授课内容。采取操作和案例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对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的同时,还需结合案例使员工深入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才会对安全隐患引起重视,操作实践也会促使员工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加熟练,也能将理论知识再次运用,深入了解理论知识,为后续的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加强老职工和新职工间的交流,通过交流能将自身独特的经验和工作心得传授给新职工,避免后续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相同的错误。
2.4改善作业环境,加强运输作业管控
车辆损害事故也是露天矿山开采中时常发生的事故,主要由于设备老化、损坏或道路安全隐患造成,如刹车失灵、轮胎保障、行使速度无法精确操控等,最终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或司机伤亡。因此必须保障运输安全,首先确保道路的安全性,设计合理宽度、转弯半径的道路,并提供充足的照明路灯,在相应位置设置曲面镜、限速标志等;其次应定期维护运输设备,在车辆运输前必须检查刹车、灯光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避免使用存在安全风险的车辆。
2.5着重落实边坡安全管理工作
露天矿山开采时需要以台阶工作面连接构建边坡,边坡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大型露天矿山中需要设置大量的高陡边坡,地质和气候因素以及人为管理都会引起边坡岩体的松动,最终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掉落的岩块会砸伤员工或设备,从而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因此,必须着重落实边坡管理工作。首先,场地的地质和气候都会影响边坡的安全性,设计平台宽度和台阶高度时必须考虑到这两种因素;其次,做好地表水治理工作,控制地表水渗透至边坡里,避免地下水运动使边坡的岩石发生松动;再次,根据场地合理选用爆破技术,避免危害施工设备和边坡;最后,加强边坡巡查工作,安排巡视工作人员严格检查边坡是否有发生事故的征兆,并安装监控设备实时掌握边坡的变化情况,以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结束语
为保证露天矿山安全生产,需要对多类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如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及素质、设备、制度等方面。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会促使员工的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采矿网络,实现采矿一体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素质的人才能显著提升各部门的制度执行情况和工作效率;丰富的安全管理培训可有效提升各人员的安全意识,也可保障与时俱进地学习到新时代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理念,使露天矿山企业进一步步入现代化;改善采矿环境也是降低安全管理工作难度的重要措施,避免采矿作业因环境问题出现边坡塌方、运输车塌方等事故,以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因此,文中所提出的建议可有效解决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也为其他企业提供方案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晓光,梁皓越,赵忠山,等.露天矿山违章行为智能视频系统研究[J].采矿技术,2022,22(4):225-229.
[2]曹胜武.露天矿山安全管理典型问题分析[J].露天采矿技术,2022,37(5):119-121;125.
[3]高海峰.露天开采矿山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11):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