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Leisure Education

建设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路径探究

作者

吴金凤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图书馆

摘要:建设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为发展地方的文化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使国内公共图书馆相互协调,均衡发展,然而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建设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更应该重视民族地区的价值,充分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民众摄取文化知识的需求,使更多的读者能够享受到文化的熏陶,缓解文化地域性差异,充分促使民族优秀文化在全民中广泛展开,做好保护及传承工作,提高民族文化整体地位,增强文化间相互融合,打破文化间的壁垒。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建设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路径,旨在实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民族地区;路径探究

前言:

当今民族地区发展建设中,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逐渐提上日程,也越来越受各级机构部门重视,而人们对于阅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也开始集中力量针对现实问题,对于经费紧缺问题、建馆理论意识不充足、资源配置不健全、数字化发展迟缓、各馆间合作形式也不完善的问题,针对性分析解决对策,促进民族地区图书馆更好更完善的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阅读价值,促进文化的发展。

1明确自身定位,转变建馆理念

及时转变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观念,摆脱传统建馆方向,将图书馆的功能从收集储存书籍转变为实现全民阅读的远大目标,成为学习与知识交流的主战地。而且在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后,制定清晰的发展目标计划,加大思考投入方向,提供真正适合民族地区读者的阅读需求,以优化阅读服务水平与质量为标尺,促进民族地区读者阅读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建馆理念,明确提升公共图书馆的质量不在于单一追求馆藏数量,而是要满足书籍的质量与内涵,在现实的基础上,对于难以满足的服务内容可以寻求科学合理的技术产品代替,以现代化技术为依托,发展整体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真正落实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发展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2因地制宜,发挥地方文化特色

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相对其他地区更需凸显地方的特色,这不仅表现在民族的独特习俗上,更表现在民族地区的社会大环境下,也就是特色民族发展又来衍生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地域文化等,因此,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只是的实际作用,积极主动收集整理特色的民族文献,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丰富馆内的文化假设,将地域特色做大、做强,集中力量发展明确的主体特色,构建鲜明的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文化体系,打造文化品牌,真正实现特色文化的传承、壮大,积极弘扬民族文化的精华成分。

3建立以读者为本位的服务体系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读者区别于其他地区读者,因此,民族地区的图书馆建设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读者的切实需求,将少数民族读者群体作为服务的主要参考对象,秉持读者本位为原则。第一,地区图书馆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民族人口特色结构,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类型、文化水平、需求倾向等,更具实际情况进行服务内容的规划落实,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并通过阅读活动等形式,使读者充分了解公共图书馆的内部服务形式,学会使用馆内的资源,满足读者群体的阅读体验需求。第二,通过阅读推广的形式扩大图书馆的服务价值,有效落实全面阅读,可以通过借鉴发地区图书馆的服务经验,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使更多的读者知道并了解图书馆的具体情况,以实用作为落脚点,大力宣传阅读资源,不断扩大宣传面,还可以在图书馆的联结下畅通读者间的交流渠道,可以用来分享阅读心得、学习体会。第三,图书馆要正确引导读者正确的阅读方式,可以通过文献信息培训的形式,主动帮助读者建立信息化、现代化的习惯,使阅读构成更加便捷,进而提高读者优质阅读体验,即时收获到阅读的满足感,也不仅仅便利于读者阅读,更能够有效反馈到图书馆的优质建设,能够在培训过程中及时了解信息化的实用性,并能够及时做出调整,有利于不断优化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量。这些个性化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既可满足民众个体差异性需求,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同时也传承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4共建共享,高效利用资源

根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加大各图书馆之间的有效沟通,畅通共享渠道,集中统一向一些偏远的农村等地区输送书籍,建造农家书屋等,使文化资源活起来,提供借阅服务,更加便利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各农家书屋、基层文化站可通过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资源流动和共建共享。地域较为广阔的民族地区,人口稀少,而且也存在同一地域内的多种民族种类,因此,独立的公共图书馆难以满足众多的需求,打造各图书馆间的有效共享,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最大的使用价值,满足不同的现实需求,更是在积极的本地建的交流合作下,充分展现科学合作的特色风貌,集中整理各馆的优势与书籍资源,高效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多元文化的实际价值充分发挥。共建共享工作要充分尊重当地的特色民俗风貌,从实际情况出发,探寻恰当合适的合作路径。对于那些少数民族特色的文献资料,根据其本身资源数量有限,就可以充分利用共建共享的形式,使少数民族的资源文献活起来,创造更多的资源共享形式,加强各级图书馆间的有效合作,保障民族地区的文化多元化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读者有效享受优质的资源服务。

5加大宣传推广策略

移动设备极大地拓展了图书馆可利用的阅读资源和阅读载体,它们通过图像、音频、视频、色彩等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眼球。一般来说,民族地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这对于每一位阅读推广工作者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调动该民族区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阅读推广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该区域公共图书馆应建立健全科学长效机。第一,将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分配到个人,从而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根据当地的民族特色,根据读者的民族风俗,针对性设计特色服务,并将这一形式的服务通过建立民族专区,放大民族文化宣传,以满足民族文化为切入点,重点宣传。第三,与企业等社会力量合作,企业可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物质、资金方面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该区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资金不充足的问题,同时,在阅读推广过程中图书馆为企业宣传代言,树立企业在社会公益文化事业中正面积极的良好形象,也使地方乡村民众受益,实现互利多赢。第四,加强并畅通读者反馈渠道,打响公共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口碑,及时改进并进行优化,通过口碑营销,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到图书馆进行阅读体验活动,通过口口相传,是读者成为图书馆的活字招牌。

结束语:

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发展之路,而且其发展成果收效也相对更加缓慢,短时间内极难看到进步,因此更需要民族地区图书馆能够保持长效发展的毅力和决心,克服发展中的困难,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下的服务路径,最终早日实现全民阅读的美好愿景,有效传承、发展中国多元化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姝丽.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问题探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06):71-75.

[2]陈广金.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路径探析——以宁夏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1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