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Leisure Education

深研教材,写作迁移

作者

李亚兰

四川省汉源县第二中学 625300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下,要求初中院校不仅要帮助学生多积累文化知识,更需要养成主观能动性,重点培养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成为高素质人才。其中语文学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容较为考校学生的理解和赏析,写作教学更是没有对应的公式定理,甚至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所以教师需要针对性地革新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方向,明确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进而完善教学机制。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引言:

“双减政策”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其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双减”政策,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充分发挥出教材中写作素材的重要作用。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须知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写作教学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对教材内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高自身对于写作内容的认知能力。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方向

(一)坚持以人为本

写作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首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写作教学中要坚持学生中心,就是要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成为主人,成为写作的主人,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要设计问题情境、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要通过启发、点拨、示范等方式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度,及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和指导。其次,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

(二)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写作教学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方法的习得,让学生通过写作真正获得能力提升,提升思维品质,使其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以致用。对此,教师要把写作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上,注重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写作中真正锻炼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素材,设计训练写作思维的任务或活动,还需适当拓展,推荐阅读《爱的教育》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人或事物的理解与感受,还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书籍可以选择闻名中外的四大名著等,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的教学策略

(一)理清写作思路

写文章离不开构思。构思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将头脑中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等要素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在写作中,构思是写作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谋篇布局,二是语言组织。谋篇布局是在动笔之前,对全篇文章在整体上所要呈现出的面貌所作的总体设想和安排。它包括文章的层次、段落、篇章、段落之间的衔接等方面。语言组织则是指文章中语言材料的取舍、转换和组合等方面。构思的过程,既是对自己写作思路进行整理、分析和修改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产生新构思和新创意的过程,它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需要不断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进而进行思维活动。

(二)突出写作主旨

一篇文字需要有重点才能传达内涵,所以想要写一篇好的作文,就必须对事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要想把作文写好,首先应该把文章写具体,而不是空发议论。为了突出写作主旨,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构思和写作,可以适当引用名人名言等材料来突出写作主旨,也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突出写作主旨。另外,须知只有把文章写具体了,才能让别人了解到这篇文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反之一味的辞藻堆砌或文字描述,只会让人感觉无病呻吟。另外,写作主旨也是串联整篇文章的线索,不宜过于繁杂,最好是由一条故事线贯穿始终。

(三)积累写作素材

首先,积累生活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活中的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在写作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素材库。其次,积累名人名言。名人名言是由一些著名人物所说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话语,这些话能给我们很多启示,从而使我们受到启发,进而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的人。所以我们在写作中要学会积累名人名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作文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迁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另外还需要养成良好习惯,注重素材积累,不断完善教学机制,确保具有长效性和高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玉琼.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J]. 俏丽·教师,2022(8):133-135.

[2] 李和勇. 点燃张力课堂,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22(16):195-197.

[3]刘新华.“双减”背景下加强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分析[J].教师博览,2022(36):35-36.

[4]余国艳.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3(0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