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社区工作中的居民参与问题研究

作者

张云君 李健 邓卜强

中共界首市委党校 安徽省阜阳市 236501

居民的广泛参与是开展社区工作的基础,推动居民的集体参与更是开展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社区工作中居民参与的重要性及意义

居民参与是居民本着对社区的公共责任,推动居民个人及其社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行为。

1、居民参与的重要性:

居民参与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居民在社区里生活的时间长,对公共事务的热情也较高,社区居民应该参与界定自己群体的问题和需要,并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2)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去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居民参与则为其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并使居民有一个学习民主技能的平台。(3)在居民参与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建议和意见得以传递给他人,增强了居民之间的了解,提高社区整体的自助能力。

2、居民参与的意义

(1)提高社区服务的科学性。居民的集体参与,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有利于根据集体的力量作出决定,提高服务的科学性,同时也更容易被人接受,推动服务的实施。

(2)提高社区本身的自助能力。居民的集体参与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联系,构建和谐的社区居民关系,增强自我潜能,从而提高社区整体的自助能力。

(3)培育社会团体。社区中有很多居民热心于公共事务,有着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他们会自发的要求成立一个社会组织来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例如城市社区中的志愿者协会,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者协会,社区关爱中心、养老中心等,都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参与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区居民参与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社区建设偏重于硬件设施,忽视居民的内在需求。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有权利和责任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本文重点考察社区居民参与的现状,探讨促进居民参与应该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促使居民广泛而深入的参与。

(一)现阶段社区居民参与的现状:参与不平衡

1、居民参与的人口构成不平衡

人口构成不平衡主要表现在:a、老年居民和小朋友参与较多。主要是因为老年居民和小朋友有较多的空闲时间,而中青年朋友则因为工作繁忙劳累,业余时间较少。b、经济困难人群参与较多。社区活动是一种公益性的活动,参与者可以或多或少获取一些利益,对于经济困难者他们又很希望获得这部分利益。c、有某一方面特长者参与多。特长者在某一方面拥有话语权,拥有的资源也相对较多,也更容易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2、参与领域不平衡,参与不深入

a、参与的活动多为文娱方面的兴趣性活动。笔者之前在某一社区里实习,社区确实是经常开展一些活动,比如,乒乓球比赛,制作披萨,二胡教学,书法教学等,吸引很多叔叔阿姨来参加。b、有关特殊群体的社区参与活动较少。在社区工作中,有关特殊群体的社区参与活动则较少,他们不能参与到这些活动之中,不能行使自己的权利。

3、社区居民参与的形式单一

形式单一是指在现有的社区活动主要集中在社区内,和其他社区的联系较少,且主要集中于志愿者身上。拿笔者之前实习的社区来说,社区居民主要通过志愿者队伍来开展活动,而居民个体单独行动者较少。

(二)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原因分析

在影响社区参与的因素中,社区成员的异质化程度,社区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居民与社区的紧密程度,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

1、社区成员的异质化程度

社区的异质化程度较高,说明居民之间各方面的差异性较大,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风俗礼节都有不很大的不同,那么社区成员的参与性也会比较低,反之,如果居民之间各方面都比较类似,那么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也会随之提升。

2、社区活动本身的吸引力

活动本身如果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容易获得较多成员的关注,自然也会有较多成员的参与,相反,如果活动本身就不具有太多吸引力,那参与的程度自然会大大降低。

3、与社区的紧密程度

优抚对象一般来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他们可以从社区那里取得一定的物质利益,与社区的联系较为密切。而有正式工作的社区居民,他们可以从其工作中获得相应的报酬,与社区的联系较少,所以社区参与的积极性较小。

三、社区工作中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的对策

(一)培育居民参与的意识

1、提升居民的社区意识

社区意识是一种归属感,是把分散的个体凝聚成整体的一种力量。居民是社区和社会的主体,也是社区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他们有权利和有义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定中参与进来。

2、拓展居民参与的空间

以往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够,有部分原因是能够参与的空间较少,主要集中于适合老年人的文娱活动,活动类型比较单一,这对于没有这方面兴趣的居民来说就是一大挑战。所以,应该拓展居民参与的空间,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3、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在现代社区中,加强与居民的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是提高高质量公共服务的表现。笔者在实习时,注意到这样的一件事:每月8号和10号,关爱中心免费为社区居民体检(主要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常规检查),并免费提供粥,正是因为这样的福利,吸引了很多老年人的参与。很显然,这有利于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

4、对居民进行主体教育

社区居民大多认为社区参与与自己无关。我们要转变居民这种观念,努力成为社区生活的主人,只有参与到社区事务的管理服务中,才能使自己和社区实现发展。

(二)提升居民参与的技巧

1、社区的宣传教育

在发动居民参与之前,社区的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社区宣传可以提升居民的社区意识和能力,促进自身环境的改善。居民衡量社区活动是否与自身利益相关,在作出肯定的情况下,积极投身于社区活动,从而促进社区问题的解决,实现社区发展。社区宣传动员的方法有很多,向居民发放宣传海报、标语、横幅,入户宣传。

2、居民活动组织

在居民参与中,社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社区问题得到解决,社区得到发展,而居民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体验成长。因此,发动居民参与的技巧是社区管理者应该掌握的。发动居民参与通常包括一下几个步骤,准备工作、开始接触、发动居民参与、要求居民参与,提醒居民参与、居民参与。准备工作就是事先了解动员的对象是哪些,积极性如何,人数是否满足等;开始接触就是要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向社区居民介绍自己,并对自己产生信任感;发动居民参与是鼓动有不良情绪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要求居民参与是在居民与工作者建立良好关系后,告知活动的具体时间及注意事项;居民参与是活动开始时居民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3、充分发动志愿者

志愿者是必须充分利用的一种资源,他们多为该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事务比较关注和了解,发动这些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也可以带动其他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也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发现社区的问题和需要,有利于用集体的力量解决社区问题,实现社区发展。

4、重视居民会议的作用

社区工作十分重视居民的参与,把居民集中起来,发挥集体的力量。在开展居民会议时,居民可以将信息分享给别人,促进居民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社区问题的解决,实现社区发展。

5、劝服居民参与的技巧

之所以会出现劝服居民是因为社区服务人员经常会遇到居民的消极反应,以各种理由推辞。社区服务人员掌握一些劝服居民参与的技巧是必要的,具体方法如下:a、当社区居民以自己能力不足为理由拒绝参与时,社区工作者可以运用熟人参与、成功先例等方法劝服居民,比如,张阿姨,您的朋友李阿姨都已经参与啦,而且在活动中表现的相当不错,所以,我相信您也一定可以的。b、当社区居民以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为由,拒绝参与时,工作者可以告知居民参与并不需要太多时间,也可以中途退出,这样可以减低参与的代价。c、当居民以目前参与人数太少拒绝参与时,工作者可以赞美居民,并告知对方其他居民参与热情很高,只是尚未报名。居民拒绝参与的理由有很多,社区服务人员应该对居民的生活背景有所了解,并根据具体的拒绝理由进行劝服。参与是居民的一种权利,当工作者劝说后仍然拒绝参与时,应尊重居民的选择,并表示如果有参与意愿,随时可以参加。

居民是社区的主体,也是社区管理工作的主体,具体的社区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居民广泛而深入的参与。作为一名社区服务人员,必须动员并掌握动员居民参与的技巧,同时也要与本社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动员居民参与是一门艺术,工作者在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自身能力向居民表达参与的重要性、必要性、意义,居民在充分考虑参与的利弊之后,自愿参与到活动中的过程,而不是部分人所说的“坑蒙拐骗居民到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