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的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作者

张志勇 樊续龙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厅2023年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下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路径研究—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批准文号:甘教职成函〔2023〕28 号)

摘要:在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体化”培养模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其核心目标是确保教育的连续性与学生的职业成长能够无缝衔接。但该模式还面临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衔接,教学方法和技术应用的适应性及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化等方面挑战。为迎接上述挑战,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主要有建设对接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互动性、个性化学习等。

关键词:一体化培养模式;中高职英语教学;课程体系

引言:“一体化”培养模式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已逐步成为我国中高职教育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这一模式注重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无缝对接,目的是给学生带来一致而系统的教育体验。该模式对促进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适应行业需求至关重要。但是,“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推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育者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1. “一体化”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突破传统学科间的边界,有利于跨学科知识融合交叉运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较好地满足今后工作需要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此外,“一体化”培养模式还有助于推动学校与产业的深入合作,保证教育内容符合产业需求,给学生更接近现实的教育资源及实习机会。

2. “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的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挑战

2.1 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对接问题

传统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未必能充分满足新培养模式需要,造成教学过程脱节或者不和谐。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需投入较多精力及时间进行调整,以保证其符合新型培养模式。与此同时,更新教学内容还需与教育部门课程标准相统一,保证学生所获知识及能力满足教育要求,对教师教学素养及能力要求更高。

2.2 教学方法与技术应用的适应性挑战

在教育领域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不断涌现,但是如何在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当中进行有效整合并非易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地研究并更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满足学生需求,满足教育改革。与此同时,运用教育技术还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与创新意识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自身的教学功能。所以,教师面对教学方法与技术应用的变化,需及时对自身教学思路进行调整,从而更好的迎接教学挑战,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2.3 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化

学生学习英语的出发点与背景会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人可能已拥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有些人则可能正处在一个比较低的阶段。这一差异化使教师在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更大的难度。对于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化问题,教师需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来适应不同学生。其中包括设计各种教学活动与任务,使每一位学生在与自身水平相适应的学习环境下不断进步。教师通过分层教学和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能够较好地回应学生差异化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另外,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化还要求教师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因材施教,并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对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同学来说,能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与活动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潜能;并且对英语水平不高的同学来说,需要运用更详细更耐心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其逐渐提升英语能力,保证全班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进度。

3. “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的中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3.1 构建与行业需求对接的课程体系

伴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所以中高职院校英语课程需密切结合行业需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调整教学目标才能保证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胜任现在及将来工作岗位。为构建对接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教师可通过与相关产业企业进行密切合作,洞察产业发展动向及技术要求等方式对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适时调整。另外,教师可邀请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性与实用性,从而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对接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能够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适应产业人才需求、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实现了教育教学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对学生今后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2 实施分层次、模块化的教学方法

鉴于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情况分成不同学习小组或者班级,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从而更好的满足每一位学生学习的需要。与此同时,运用模块化教学方法还可以提升教学效率与学习质量。课程内容被分解成若干单元,每单元中都含有具体的话题或技巧,学生可根据学习进度及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达到个性化学习目的。该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中高职院校通过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方法的推行,能够较好地回应学生差异化需求,增强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互动性与个性化学习

教师通过将先进技术手段融入其中,能够实现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增强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大量的资源与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等,这些都能帮助老师设计出生动,有趣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可开设各种教学活动,如在线讨论,虚拟实验,多媒体展示等等,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增进师生间的沟通互动,让学习过程变得更生动高效。另外,信息技术也能够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教师通过智能化教学系统与学习平台可针对学生学习情况与需求为其量身定做学习计划与教学资源,并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节奏与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独立地把握知识、提升学习效率、获得更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与结果。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互动性,个性化学习,也能扩大教学时空。

结束语:中高职英语课程“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者,行业专家,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力量的配合。通过建立与行业需求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方法,并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互动性及个性化学习等,能够有效地迎接挑战,促进中高职英语教学朝着更高的质量和效率迈进。

参考文献

[1]项英.“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式下职前国际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A]第十二届中文教学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2021:16.

[2]王玉玉.高职院校研学导师工学一体化培养体系研究[D].青岛大学,2021.

[3]廖桃玲,张金华.独立学院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5):192-194.

作者简介:

张志勇(1971年2月-)男 ,山东省烟台市人, 汉 ,学士 ,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樊续龙(1976年8月-)男 ,籍贯:甘肃兰州市人 ,汉  ,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和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