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实践应用探究
史琦
新疆鑫立城建筑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快速进步,目前,建筑管理是对建筑施工实施监管的有效方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然而,随着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难度也持续攀升,随之而来的是屡见不鲜的安全事故。通过结构检测能够将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定性与结构强度进行全方位分析,从而有效消除绝大部分工程结构安全隐患,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实践应用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评价、控制的工作进程中,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科学有效的检测工艺、规范、规程,对各项检测指标,结合各项理化参数信息,完成标准化、精细化的检测控制,同时各单位也可根据科学合理的检测管理,采取有效的检测措施,进行成熟完善的系统控制,按照各项检测规范标准及工艺指标,使用有效检测工具、设备及测算分析方法,提高检测效率。
1建筑结构检测程序
建筑物检测重点是安全性和正常使用功能,可以分为专项检测和整体检测。专项检测是针对建筑物特定部位或特定问题进行的检测。例如,墙体承重性能检测、地基稳定性检测、防水层质量检测等。整体检测是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旨在发现建筑物整体结构和系统存在的问题。建筑物检测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通过肉眼观察建筑物表面及关键部位,鉴别是否存在明显的问题,如裂缝、漏筋、变形等,这一步骤属于定性识别,主要用于发现可疑区域或存在问题的部位,观察的目的是快速识别出潜在的异常情况,为后续的精确检测提供指引,进行定量识别,主要包括对建筑物整体的检测,对安全性、适用性和质量进行评估,通过使用仪器和化学实验等方法来收集参数进行专业检测。
2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实践应用
2.1砌体结构检测
砌筑结构由于其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维护保养便利、隔音与保温效果显著等特点,在我国工程建筑中应用同样相当广泛。不过砌筑结构也存在其明显缺点,如结构强度较低、自身重量较大、砌块与砌块之间的黏合度不够从而导致墙体结构稳定性不足等,所以砌筑结构抗震性较之钢结构与其他结构就稍显不足。由于砌筑结构受外力影响,极易导致结构变形,对建筑本身的结构安全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于砌筑结构的检测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实际情况和结构检测的相关规范进行。具体而言,砌筑结构主要针对砌块强度、砌筑砂浆与相关材料进行检测,以测定其抗震减震性能,同时检测又根据砌体状态分为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
针对砌块强度的检测和混凝土检测一样,可以通过回弹法和钻芯取样法进行检测。为充分保障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精确,检测人员必须确保钻取样品与所检测的砌体材料材质相同、强度均衡,将砌体置于同一环境下进行钻芯取样工作。通常检测人员会将回弹法与钻芯取样法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如果砌筑材料选用的是石材,则更多采用钻芯取样法进行强度检测。
在砌筑结构中,砂浆强度对于砌体的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砂浆强度检测通常采用贯入法和筒压法。具体操作中,贯入法需要检测人员提前划分好检测点,借助贯入仪将测钉插入检测点,在测量前清除测钉表面杂物,随后使用测量表测量测钉贯入深度,将所有检测点的深度测量完毕后,筛选有效数据并绘制出测量强度曲线,进行检测结果分析与比对,最终得到精确的检测结果,以判定砌筑结构强度。在使用筒压法的过程中,对砌筑结构进行随机取样,并将取样的砂浆进行破碎和烘干,筛选出6~10mm粒径的颗粒,将其放置在承压筒之中施加荷载,测定负荷值并检测砂浆的破损程度,以此测算出砂浆的抗压强度。筒压法因其适用性强,任何砌筑结构都可以进行随机取样检测,且受内外因素干扰较小,测量结果相对精准而成为许多工程建筑砌筑结构检测的首选方式。
2.2外观尺寸检测
外观尺寸检测是结构构件检测分析过程中的重点项目,外观检测主要是对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常见结构部件中用肉眼可检测到的裂缝、缺陷进行有效评估分析。在检测管理过程中可对损伤部件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价评判,同时也需要对外观尺寸进行合理、合规地检测,对检测部位以及损伤程度进行分析,严格参照检测指标、检测规范要求,结合体系化、规范化的检测措施,完成对相关部件病害问题的科学分析。除此之外,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结合标准化的量具,参照标准化的检测工艺规程,完成定向化的测量分析、测量评价,对受损部分以及关键部位进行全方位动态化地把控,提高检测管理水平。
2.3钢筋植入检测
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可以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改善单纯混凝土材料韧性不足的问题。当前大部分建筑结构均采用植入钢筋的混凝土基材。因此,要对混凝土韧性进行检测,则需对植入钢筋进行检测。植入钢筋的检测主要是检测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位置、间距、钢筋直径等几何指标。检测的方法是利用钢筋对铁磁的吸引与混凝土基材中其他材料的不同来进行检测。对于钢筋位置的检测,需要控制电磁仪器的磁场强度,磁场强度过大会导致不同位置的钢筋无法区分,过小则无法有效检测。对于钢筋间距的检测,需要测试多个检测间距,以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分别考量。对于钢筋直径检测,适用于主体大梁结构,且需要对不同位置分别测量,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4混凝土强度检测
混凝土强度检测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回弹法、钻芯取样法、试块法以及综合法等。回弹法是指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表面硬度进行检测,通过不破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方法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数值进行有效测定。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检测效率高等特点,不过由于混凝土结构长期裸露,该检测方法容易受内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无法充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回弹检测法在很多建筑工程的具体应用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钻芯取样法即从检测部位钻取一截样品,借助检测设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检测。钻芯取样法能够较为精准的测定混凝土强度数值,不过因为取样的方式对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破坏作用,甚至进一步影响了建筑结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结构检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建筑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每一种检测方法都有其相应的科学原理,在具体检测上也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混凝土结构因建设需求和设计依据不同而存在不同的配比,同时混凝土养护和后续的建筑物使用很大程度上受地方环境、气候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而存在不同的情况,所以在具体的检测手段上,工作人员要充分结合内外部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充分确保检测精确度。
结语
工程建筑结构检测能够有效的分析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计算工程建筑的抗震减震性能,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至关重要。结构检测并非等同于工程建设期间的抽样检查,它更多体现为工程分段或整体实施结束后的质量检测,如混凝土浇筑并养护结束后的混凝土强度检测、钢筋混凝土浇筑后的钢筋配置检测,或是砌筑结构、钢结构施工结束后的抗压强度检测等等。通过结构强度的有效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的安全隐患,进而为建筑质量提供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霞.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探讨[J].城市建筑,2015(2):1.
[2]周少龙.对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运用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5(30):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