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探究
张笑
鄂托克前旗第一中学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6200
摘要:生物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学习难度较大,过去教师习惯于按照直接向学生分享理论、要求大家先背诵再大量做题的方式去学,导致整个过程沉闷乏味,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不佳,效率低下。在新时期下,教师应该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合作探索学习,实现知识的自主生成。下面就说一说小组合作、问题导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上的运用措施,仅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组合作;问题导学;初中生物课堂;运用措施
所谓小组合作指的是,以小单元为形式,由组员在组内各抒己见,做好知识碰撞最终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由于初中生物的学习难度较大,为确保小组合作的方向精准、合作过程高效,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必要的问题引导,借此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促进高质量课堂的搭建。
一、“小组合作,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合作学习是上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一种方式,之后在全球被推广开来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表明,通过合作方法的落实可以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智力、非助智力等综合因素的快速发展,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但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小组合作教学期间还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痛点体现在,学生对学习最终目标缺乏清晰的把握,导致在探究期间极易走弯路,如果教师能适时提供必要的问题点拨,的确是很好的选择,此举可以让学生明确个人责任分工,完成高效率的配合式学习。
二、“小组合作,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
1.初中生物教师有效地参与合作
自新课改落地后,自主合作学习成为了小组合作模式的主要特征,但在小组合作学习期间,教师不能完全零参与、过于独善其身,而应该通过问题任务设定等方式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为此教师要积极地投入合作学习过程,确保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掌握与生物相关的知识,获得理想化的探究结果,促进大家合作精神、团队配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具体来说,教师要持续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要秉持民主和谐的基本原则与学生产生配合上的基本默契,在一同共同探究后达成共识。举个例子,在围绕着《生物环境的适应性和影响》这一章节展开教学时,建议教师结合着教学内容、预设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些问题,借此驱动学生完成高质量的小组合作探索。关于问题的设定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相关的,另外一部分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能贴合以上大方向为引导,结合着手中的标本做好系统观察与详实记录,最后就“不同生物标本具备怎样的形态和特点、与生活环境有怎样关系”这个问题给出科学的答案。在学生探讨期间教师应该从旁提供必要的巡视,在发现学生探究期间新问题时给予思路上的点拨。
2.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里的高效作用,教师应该结合着教学内容、新课标的新要求、提出新的教学目标为参考,设定与学生发展需要维持统一的任务,让学生能借此强化个人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在持续探索和研究后强化自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大幅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快婿形成。举个例子,在围绕着《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展开教学时推荐教师可以这样安排,先向学生告知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或者让大家自行探讨文本内容、锁定目标——通过学习能详细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可以解释系统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相关机制,同时还必须充分掌握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现实性意义价值,让大家能够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理念内化于心。在设定任务时,教师可以打造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按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方式去完成合作学习,不断深化个人的合作学习精神与团队意识,促进学习质量的大幅提升。
3.将学生合理分组,加强实践教学
既然是采用小组合作、问题导学的模式去推进授课,那么就意味着,除了问题本身会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之外,小组合作的全流程也会,对于与小组合作相关的各个细节,教师都应该系统地把控落实好。比如说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应该结合着班级学生的态度、他们在过去学习中获得的进步、最后的学习成效等诸多方面作为参考做好科学合理的分组,在与学生一同进行责任的分工,让大家能通过亲身经历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在小组合作期间,学生能实现互帮互助、优势互补,不断强化大家的学习能力,最终提高班级内大多数学生的生物学科考试成绩,促进众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更快形成。众所周知,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急速时期,同时随着年纪的增加,大家的自主意识不断强化,学习、理解、判断能力也持续提升,个性比较突出,如果教师没有办法在小组合作教学期间为学生赋能,让大家有自主参与探讨、自行决定怎么学学什么、如何优化学习过程的权利,可能就会因此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导致小组合作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正是因为如此,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上的主体地位,加强小组合作的实践教学。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过去的初中生物课堂上,虽然教师也会引入小组合作的模式,但由于过于放任学生自由,导致大家在探索过程中容易陷入偏差,比如说探索的方向与预设目标存在着偏移。为避免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小组合作之前先导出问题作为引导,在学生小组合作中提供必要点拨,如此就能发挥出这一教学模式的最大化价值,促进学生完成高质量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李凤.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探究[J].读与写,2018,(09):111.
[2]王鑫.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J].时代农机,2018,(08):122.
[3]孔峰.教海无涯 创新领航——初中生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施心得体会[J].中国教师,2015.
项目基金:本文系鄂尔多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成果 (课题编号:2022JGH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