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与案例研究
蒋明
固镇县第三中学 233700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科学探究能力作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动手操作和自主学习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当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着探究环节弱化、教师主导过强、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制约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系统研究在课堂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科学探究能力的内涵与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自然科学现象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分析现象、获取知识并进行合理判断与表达的综合能力。它涵盖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结论和反思优化等多个环节,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学方法的核心所在。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生物概念与原理,还能在探究过程中习得科学方法与思维方式,提升科学素养。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教学应注重探究能力的系统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科学探究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首先是教学理念更新滞后。一些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讲授—记忆—应试”模式,忽视了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导致课堂缺乏实践性与互动性,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其次是教学时间与进度压力较大。在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与考试压力时,教师往往倾向于以完成教学内容为目标,缩减或跳过探究环节,削弱了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第三是探究活动缺乏系统设计。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探究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未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进行科学规划,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此外,探究过程中教师指导不到位,存在指导方式不科学、评价标准模糊等问题,导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迷失方向,成效不佳。最后是教学资源匮乏与实验条件受限。一些学校生物实验设施不足,教学设备陈旧,限制了学生实验探究的开展范围与质量。
三、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探究动机
课堂是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主阵地。要想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必须从课堂结构入手,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探究规律的教学体系。优化课堂结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学角色,实现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现代课堂应强调教师的引导与支持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与表达,鼓励其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其次,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愿望。生物学科具有显著的生活应用性,教师应从学生日常经验出发,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食物营养、植物生长、环境保护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提升探究动机。
四、整合多元资源,提升教学策略的系统性
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系统的教学设计支持。教师应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与探究渠道。在校内,生物实验室、校园生态园、图书资源等都是开展科学探究的有力支撑。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实验探究任务,如观察细胞结构、比较植物叶片等,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同时,应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利用多媒体、虚拟仿真技术和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远程探究与数据共享,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提升探究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在校外,教师可结合社会资源组织科学考察、自然观察、科技馆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相联系,提升其问题意识与应用能力。此外,教学内容与方式应具有整体规划性与阶段性。
五、构建评价机制,促进持续发展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有效的教学过程,也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作为支撑。当前,在初中生物教学评价中,普遍存在以知识测试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和能力评价的问题,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发展状况。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问题意识、合作能力、操作技能、思维逻辑等,通过课堂观察、探究记录、自评互评等形式,全面了解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成长轨迹;终结性评价则可通过阶段性成果展示、项目总结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知识与方法的整合掌握情况。其次,应引入多维评价主体,构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
结论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科理解和综合实践能力,更对其未来的科学素养发展具有长远意义。本文通过对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教学路径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建议,包括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堂结构、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系统策略与评价体系等,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了思路参考。未来,应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教研支持与教师培训,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与效能,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于每一节初中生物课中,推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 . 初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J].生物学通报 , 2021(10):55-58.
[2] 李玉华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实践 [J]. 中学生物教学 , 2020(08):12-15.
[3] 王志强 . 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 [J].教师进修学院学报 , 2022(02):44-47.
作者姓名: 蒋明,性别:男,出生年份:1977 年,籍贯:皖固镇县,民族:汉,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理学士)研究方向:初中生物,单位所在省、市: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