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对策探讨
陈真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第十五小学 3346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也被广泛的应用。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还不具备较强的学习意识,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在面对兼具抽象性与逻辑性的数学知识时,总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也不佳。小学数学其实并不难,其与生活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包含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适当开展生活化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发挥数学课程原有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策
引言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期间,数学课程的内容相对比较浅显易懂,难度不大,但是却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要将理论知识完整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密切联系,让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了解知识的生活应用价值,才能够促使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而数学教学则符合生活化教学需求,数学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且紧密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生活化体验,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保证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期间既可以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应用价值,又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希望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义。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只有产生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小学数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如果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足,不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就难以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方式引入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开展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相关研究表明,数学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最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直观、具体的内容,而很难理解相对抽象的概念。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通过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生活化处理,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2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然采用“教材为本”的教学模式,单方面地进行知识传输。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得学生更加难以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效率不增反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于后续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2)学生自主性难以发挥。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其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且小学生不存在“懒惰”的习惯,只要是好奇并有趣的事物,他们都会自主地探索其中的奥秘。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未能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只是将数学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往往以被动的形式学习数学,学习欲望低下,课堂参与程度不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也就难以提升。
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对策
3.1营造生活化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代入感
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数学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发现生活的意识。与此同时,学习代入感的提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投入数学知识的探析、掌握、应用中,完成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深化认识的过程。基于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代入感有效性的提升。
3.2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生活化教学的核心是要找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关联点,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深度挖掘教材内容,找到学生感兴趣的人物、事物以及事件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实现生活元素与数学元素的转化,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让融入的生活化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3.3巧用生活化语言
数学中的大部分概念都是十分抽象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与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巧用生活化语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为学生营造最为熟悉的生活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从而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得更为自然、活跃。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符合当前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规律,也符合当前教育领域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对生活的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对学生的后续生活和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经玉.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及解决对策[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1):16-18.
[2]信颖颖.利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教育界,2022(35):74-76.
[3]李长涛.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相关探索[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新的时代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