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安全教育为孩子构建安全防线

作者

杨洁

保定市徐水区留村镇荆塘铺幼儿园 072550

摘要:在当今社会,安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幼儿园这一特殊阶段。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还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班本课程;安全教育

引言

幼儿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确保他们安全健康成长是每一所幼儿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因此在生活中总是无法避免小磕小碰。“千般照顾,不如自护”,教师要抓住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安全教育意义

预防意外事故,保障幼儿生命安全。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较弱,容易发生意外事故。通过班本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可以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外,安全教育还可以让幼儿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如何寻求帮助,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安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安全知识,还包括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班本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幼儿可以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良好行为,从而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安全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安全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幼儿学会面对恐惧、克服困难,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勇气、自信和独立性。同时,安全教育还可以提高幼儿的体能,培养他们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敏捷性。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安全意识。班本课程中的安全教育不仅针对幼儿,还包括教师和家长。通过安全教育,教师和家长可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更好地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增进家园共育合作。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可以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通过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确保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环境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安全保障。

2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与保教工作脱节。在幼儿安全广受关注的今天,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措施缺失的情况突出,特别是与幼儿园保教工作相脱节,仅仅是在口头上讲安全,或是让幼儿通过图片了解安全知识,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园教师在日常保教活动中对幼儿的监控不足,没有及时制止幼儿的危险行为。幼儿对于园内的危险源识别不够准确,不了解安全行为和危险行为的区别,陷入危险环境时缺乏自救能力,导致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流于形式。(2)幼儿园教师安全教育能力有待提升。教师作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其教育能力是影响实际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都能主动维持环境安全,尽最大努力防范安全事故,但是教师平时很少向幼儿渗透安全知识和技能,所运用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合理性,安全教育管理效果不佳。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能主动远离危险环境,使得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远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3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安全教育为孩子构建安全防线的策略

3.1立足现实生活,构建安全问题情境

安全教育的初衷是为了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察觉和避免危险,所以幼儿园安全教育应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不能空谈理论知识,而是要根据真实的生活环境,分析幼儿可能遇到的危险,并将其作为安全教育内容,确保安全教育符合幼儿的真实成长需求。通过引导幼儿在生活化情境中探索规避危险、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能够将安全知识与生活实践充分结合,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例如,幼儿随家长外出时,可能会发生走散的情况。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教师可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走散了怎么办”。很多幼儿并没有亲身经历过走散的情况,缺乏真实体验和感受。对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迷宫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迷宫中探索,模拟迷失方向的情境。接着,引导幼儿走出迷宫,让他们分享迷路时的感觉,如焦虑、害怕、迷茫等,使幼儿意识到走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自觉养成在外出时紧跟家长、不四处乱跑的习惯。教师还可提出问题:公共场合和家长走散了该怎么办?并创设商场、游乐园等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幼儿思考和集体讨论在这些场合中走散了怎么办。讨论结束后,教师整理和补充幼儿的答案,总结出应对走散问题的方法,如:留在原地,等待父母寻找自己;向附近的警察求助;向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求助;等等。最后,教师可以组织游戏,比如分发关于应对走散行为的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中行为的正确性,并提出应对走散问题的正确方法,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3.2结合课程内容

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安全教育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适时穿插安全知识,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安全技能。例如,在开展科学实验课程时,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解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在课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幼儿使用剪刀、颜料等工具时的安全操作。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定期举办安全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这些活动可以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避险演习等,使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迅速作出反应,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实物、图片和动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

结语

总之,幼儿是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弱势群体,他们判断和防范危险的能力普遍较弱。幼儿园要将幼儿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幼儿园班本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幼儿安全教育,为他们构建坚实的安全防线。

参考文献

[1]姚丽红.公共场所中幼儿安全教育的游戏化教学策略[J].家长,2018(30):158-159.

[2]曾毅薪.情境模拟习安全真本事:谈情境模拟教学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9):99-100.

[3]王宜轩.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青年,2019(1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