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快乐读书吧中的整本书阅读评价
华和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第一小学
姓名:华和平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73年1月
籍贯:浙江萧山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第一小学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邮编:31125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创新规划也逐渐落实在各教育环节。其中,阅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赏析美文的主要途径,其相关教育创新也愈发呈现出“另辟蹊径”的开展趋势。语文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便是占据融合应用优势的基础内容。在此教育环节中,教师可带领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多类书作内容,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推动学生在阅读中品味生活之美,实现多方位发展能力的融合培养。本次研究优先研究了快乐读书吧环节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正向影响,而后分析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的实行侧重,最后结合上述分析,尝试给出了基于快乐读书吧应用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评价实行策略,以期为我国小学生综合素养及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阅读评价
引言:在当今信息发展的时代,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层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更是重中之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阅读评价方式往往注重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多忽略学生读后对整本书的全面理解的分析,这样的教育实行侧重会一定程度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增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合理融合应用教材内容——如“快乐读书吧”环节,开展丰富小学生整本书阅读中体验和收获的教育创新,更新整本书阅读评价的实行质效,从全新的角度引导学生实现优质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快乐读书吧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正向影响
快乐读书吧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其以自身的多元发展引导环节著名。在阅读教学中加以应用,或能形成诸多正向影响。一般来说,快乐读书吧的引导环节可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可能因为教材阅读材料构成的单一而产生抵触阅读联系的状态,教师也很难在此情况下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快乐读书吧通过其引导环节的充分应用——如情节演绎等,使得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这种积极的阅读体验能够促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保持浓厚的兴趣,主动去参与阅读活动,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1]。
多元发展引导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快乐读书吧中的多元发展引导环节往往以故事情节为载体,通过情节推断、人物塑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和分析故事内涵。这种阅读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此外,引导环节还有助于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速读、略读等,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多元发展引导环节还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视野。快乐读书吧中的多元发展引导环节往往涉及丰富的内容,包括人物传记、科普知识等。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领域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种多元化的阅读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出更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的实行侧重
(一)提升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
提升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的主要侧重点。通过这种练习形式,学生可以全面、深入地阅读一本书,从中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批判性思维。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的实行侧重。整本书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目。这些题目涵盖了词语理解、段落概括、主旨把握等多个层面。通过完成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词汇量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整本书阅读练习不仅要求学生理解书中的基本内容,还要求学生对书中的情节、人物性格、意义等进行深入分析。学生需要通过思考、推理和归纳,准确把握书中的核心思想和作者的意图。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整本书阅读练习鼓励学生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评价和思考。学生需要思考书中的观点是否合理、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情节是否连贯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此外,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选择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小说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练习过程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阅读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思考能力[2]。
(二)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的重要侧重点。通过这种练习形式,学生可以全面、深入地阅读一本书,从中培养阅读兴趣,以及建立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的实行侧重。整本书阅读练习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小说等。通过选择与自己年龄相符且内容有趣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阅读练习中去。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强调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并附带相应的练习题目。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学生还可以利用电子书、有声书等多种媒介进行阅读。这样的多样化阅读体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对不同形式阅读的兴趣。
整本书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通过坚持每天阅读一定的篇幅或时间,培养学生的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此外,练习过程中还强调学生要做好阅读笔记,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总结能力。这样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练习鼓励学生与同学、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讲故事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从中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增强对阅读的自信心。同时,学生之间的互相分享也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3]。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
整本书阅读的实行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全貌,还能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内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细致观察和思辨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感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和评价文本中的观点、事件和人物形象等,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提出问题、辨析立场、探究原因等方式,学生能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他们对不同观点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和题材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后的讨论或写作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可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水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和审美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将面对各种情境和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快乐读书吧应用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评价实行策略
(一)多元评价方式
结合快乐读书吧的各种趣味活动,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时,可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和考试,还可以引入口头报告、小组讨论、读后感分享等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理解。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口头介绍自己阅读的书籍,分享书中的重要情节和角色,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举例来说,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红楼梦》中的不同角色,通过扮演他们,理解和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展示对角色性格、态度和思想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演绎活动可以评估学生对于小说人物性格描写和情感描写的理解程度。
后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与《红楼梦》相关的主题,如家庭观念、爱情观念、社会地位等。学生可以针对这些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小说中相关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和思考。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表现和听取他们的发言,评价他们对于小说中主题思想的把握[4]。
(二)个性化评价标准
结合快乐读书吧发展导向明显的各类活动,教师需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特点,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每位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因此评价标准不能一刀切。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设定不同的评价指标,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例如,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可以注重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对于高级水平的学生,则可以注重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主题思想。这样的个性化评价标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将学生分成两个团队,每个团队代表不同的观点,围绕著作中的某个主题或者争议性问题展开辩论。学生需要通过对著作内容的深入理解,并利用逻辑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论述能力、逻辑思维和对于著作的理解程度。
其次,可以进行个人陈述环节。在辩论赛结束后,给每个学生一定时间准备一个简短的个人陈述,表达自己对于整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可以选择著作中的某个情节、人物或者主题,发表个人见解,并通过例子和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陈述内容、逻辑和表达能力来评价他们对于整本书的理解和思考。
(三)声明式反馈与建议
结合快乐读书吧另辟蹊径的互动形式,教师在评价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应给予积极的声称式反馈与建议。评价不仅仅是为了检验学生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步和成长。当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内容和表达质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例如,提供一些建议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回顾自己的阅读体验,在思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会”。在“读书会”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重要的情节、人物或者主题,向其他同学进行简短的分享和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程度以及对于阅读内容的把握来给予积极的声称式反馈。
在“读书会”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点或者问题,对整本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的问题和疑惑,促进彼此的思考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质量和思维深度来给予积极的声称式反馈,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5]。
结束语:总的来说,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基于“快乐读书吧”环节开展整本书阅读中的体验与收获,并得出一系列有益的结论。不难看出,整本书的阅读形式可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乐趣与心灵滋养,同时,此类活动也对其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起到一定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应该更加重视整本书的阅读,为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和机会。此外,笔者同样希望本次研究的结果能对改进小学生阅读评价方法和指导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郑荣. 以“快乐读书吧”为载体推进整本书阅读 [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 2023, (11): 27-29.
[2]李俊. 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阅读教学研究 [J]. 江西教育, 2023, (43): 54-56.
[3]殷敏. 基于“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研究 [J]. 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 2023, (10): 7.
[4]吴宏杰. 遵循学习规律,组织整本书阅读活动——小学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教学例谈 [J]. 华夏教师, 2023, (26): 55-57.
[5]王微. “快乐读书吧”的编排特点、功能定位与教学路径 [J]. 小学语文, 2023, (09): 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