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谈谈小学数学阶段中,如何落实好统计与概率的教学

作者

林凤珍

罗定市罗城东区小学527200

摘要: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运用情境设计,有利于提高“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品质与成效,促进学生数据意识的养成,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然而,如何理解这些变化?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统计学习的育人价值?本文力求把握这一领域所链接的核心素养表现,搭建学习内容与素养表现之间的桥梁,明确各学段的重点关注,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阶段;概率与统计

引言

统计与概率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统计与概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通过对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情境设计的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1情境设计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的价值意义

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与交流现实世界。数学教学离不开现实世界,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有意识地对现实世界进行数学化的情境设计后开展教学,学生通过联结生活、迁移经验,从而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将现实世界与儿童视角有机融合,通过情境设计教学,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逐渐学会从数学的维度观察、发现、表达现实世界。“统计与概率”,2001年首次作为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独立领域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数据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成为热词,从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培养分析数据并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2谈谈小学数学阶段中的概率与统计方面策略

2.1经历全过程,把握学科知识

以“统计表初步”为例,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分一分”“分彩色图形片”等内容,已初步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在此基础上,他们首次学习“统计”知识。例如:要统计“一(1)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这个问题,如何统计?学生的想法各不相同,有些想到用举手的办法 ,却没有准确统计出结果,举了几次总人数老是不对,最后大家想到在黑板上分男女画符号方法来统计。当数据统计上来以后,学生根据数据马上做出了判断。这也是学生在“统计与概率”单元中的起始课,重视统计结果的形成过程,对学生获得统计过程的整体体验,初步形成数据意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学生心智特点,二年级学生更侧重整理数据的训练,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在调查中收集数据,然后进行数据整理;在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后,更能有理有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

2.2结合问题鼓励学生思考

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于抽象思维能力,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学生难以理解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数学问题,甚至会抵触学习数学知识。为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应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问题教学的模式调动学生的思考自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也能为学生找到学习方向,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应注意秉承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可以先从基础的、简单的问题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再逐步增加问题难度,还应注意问题的连贯性,应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数学问题中的核心知识点,为学生推开走入数学世界的大门,再启发学生讲出自己的思路,然后,带领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减负、提质、增效。例如:教学六年级 扇形统计图,有这样一个问题:扇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学生对此问题一时不能理解,我们可以先从几个简单问题入手,1.整个圆代表什么?2.整个圆分成了几个扇形?3.每个扇形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4.从这图中你能一眼看出六(一)最喜欢什么运动?通过这一连串的追问与对比,从而明白扇形统计图最大好处是能直观看出各扇形相对的大小,并清楚地表示出各总分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3重视多元评价,课内与课外多角度融合发展核心素养

在“统计与概率”大单元教学中,重视多元评价,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以和语文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利用大单元教学实现校内和校外学习的融会贯通,充实大单元教学实践的经验,进一步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以学校举行“图书跳蚤市场”活动为契机,分年段进行“图书跳蚤市场中的统计与概率问题”活动:低年段的学生可以统计自己班级各类图书销售数情况,中年段的学生可以用单式或复式条形统计图统计全年级的图书销售情况,高年段的学生则可以用折线统计图对“赠品活动”“满减活动”促销的效果进行对比,为下一年全校跳蚤市场的开展提出有效建议。这个活动包含设计图书摊位(综合实践)、构思销售标语(语文)、制作广告牌(美术)、图书分类展示(数学)、分类统计总收入(数学)等,跨年级、跨学科多元素结合,利用网络资源向家长宣传,邀请各年级家长代表参加活动,把活动所得款项捐给山区学校,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多元评价,既能提升活动影响力,又能多角度滋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再如,在“折线、扇形统计图”大单元学习后,课题组教师设计了一次特别的寒假作业:在下面四个主题中选一个主题,收集整理数据,制作成统计表,再绘制统计图,根据内容需要可制成单式或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并说说你从统计数据中得出什么结论。主题(1)统计春节期间家里购买年货的开支情况,并绘制成条形统计图。主题(2)假期中选一天统计自己休息、学习、运动、玩耍等时间,并绘制成扇形统计图。主题(3)统计春节几天收红包数量或金额,并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主题(4)自选有创意的主题,并绘制合适的统计图。高年段是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他们有一定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基础,接触的社会面更广,比中低年段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作业设计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脚手架,把社会、家庭、学校联结起来,课内、课外联动起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方位发展。

结语

在小学数学阶段,教师应关注概率与统计的教学,采用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描述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用统计方法解释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2]唐小琴.“统计与概率”领域整体建构教学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