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让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教育中落地生花

作者

张雷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 200030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珍宝,其中隐藏着大量德育因子,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当心中有数,有意识地将其融入德育教育,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形式,强化德育教育实效,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鉴于此,文章重点探究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教育的路径,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素质教育;传统文化;全面发展

近年来,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了更为充分的重视。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塑造的关键阶段,各项能力尚未完全形成,极易被外界因素影响,形成负面思想、观念。如果能够将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不仅能够引领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还可以让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树立良好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形成正确三观,为未来成长成才奠基。那么,在实际的初中德育教育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令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落地生花呢?以下提出三点建议:

一、基于国学经典,设计诵读活动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隐藏着许多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将其融入德育教育中,能够让学生感知国学魅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三观,提高道德修养,为未来学习和发展指明正确方向[1]。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不妨从这一点入手,紧扣国学经典设计诵读活动,让学生将国学知识、道德成长密切联系起来,在参与诵读活动的同时深化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开始,教师要精心设计目标,即引领学生挖掘蕴藏于国学经典中的古人智慧,探寻其中的德育知识,树立道德行为规范,成为新时代合格的青少年。接着,可以将活动进行细致划分,形成三个环节:其一,从班会切入,将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告知学生,引领学生从思想上统一战线。其二,进行诵读计划的制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早读课的时间利用起来,诵读国学经典,如《唐诗》《宋词》《礼记》等,在诵读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其三,组织课外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创建国学经典兴趣小组,共同参与诵读活动,了解国学经典的创作背景、内容、思想等,感知其背后的精神力量。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国学经典诵读在德育教育中的价值,达到更加理想的德育效果。

二、融合传统节日,接受德育熏陶

传统节日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它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育人意义。而且,它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对学生而言是不陌生的。教师可以从传统节日出发,由此设计德育教育活动,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参与、体验平台,让其在亲身实践中体会节日文化的魅力,同时接受良好的德育熏陶,实现思想道德水平的更上一层楼[2]。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落实这项工作。一方面,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把握其内涵,凸显道德主题。传统节日丰富多样,每个都承载着民族文化、情感,有着深刻的道德意蕴。如,春节是最为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在此期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更为密切,能够为亲情、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契机;在端午节,涉及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是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良机;在中秋节,则可以围绕团圆、和谐等展开德育……教师要善于挖掘各大传统节日,牢牢把握其文化内涵、道德意蕴,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德育主题的设计,为德育活动组织、开展奠基。另一方面,进行德育主题活动的策划,将德育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可以紧扣德育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践行德育理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在端午节期间,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屈原的故事,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将爱国主义情怀根植于其心中,不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三、巧用历史典故,增强道德认知

历史典故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价值观念的有力印证。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爱听故事的特征,将历史典故融入德育教育中,让其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令学生踊跃参与进来,理解历史、感知智慧,增强道德认知[3]。如,在开展“诚实守信”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巧妙引入历史典故——“立木为信”,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能够将其付诸于实践。一开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设备展示相关动画,直观、生动地呈现这一历史典故。接着,教师可以紧扣历史典故,设计启迪性的问题: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诚信有何意义?失信的危害是什么?等,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和伙伴交流、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能够发挥历史典故的作用,激活德育教育氛围,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来,在思维交流、碰撞中加深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不断强化道德认知,学会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令德育教育实效更上一层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积极探寻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的契合点,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二者的融合,力求构建高质量育人场域,为学生全面发展添砖加瓦。具体而言,可以从基于国学经典,设计诵读活动;融合传统节日,接受德育熏陶;巧用历史典故,增强道德认知三个方面入手,令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落地生花,达到显著的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袁峰.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J].教育艺术,2023,(05):1.

[2]公丕芹.浅谈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10):120-122.

[3]李岩.多措并举促进初中传统文化与德育的融合[J].吉林教育,2022,(2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