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探究如何培养中学生在生物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
张月
长春市九台区第八中学 130500
摘要:随着我国“双减”政策的深入发展,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越发重要。本文围绕初中生物课程实践中的教师课程实施力、学生生物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培养初中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教师应正确运用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双减";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过度依赖题海战术
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生物课教学始终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中考升学率而展开,因而在教法上缺少创新,长期的题海战术在提高学生成绩上,的确发挥显著效果,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学习厌烦心理和课堂教学氛围的松散,学生会在课堂中出现“交头接耳”、“传纸条”等现象。长此以往,有效地课堂教学无法开展,学生成绩得不到提高,心理负担增大。
(二)课程内容抽象,与学生兴趣相脱节
首先,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相对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而这些知识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很大程度上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生物学科中的细胞结构、遗传规律等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实践体验来理解和掌握。其次,当前初中生物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视了知识的实践和应用。这使得生物学科的课程内容在学生看来缺少实际的应用价值,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双减”背景下,自主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因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课,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实验精神都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安排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培养学生对实验的热爱和自主探索的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等,让学生在家庭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方法不仅能方便学生错时学习,还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植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索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写日志、拍照等方式记录所见所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二)鼓励探究生物现象,养成理性思维
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发展理性思维,提升其运用能力。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制订实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推理。组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分享实验结果、观点,互相启发思考,共同探讨生物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协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通过科学推理和逻辑推断,解释实验现象并提出假设,鼓励学生设计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该过程中,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图表绘制,促使学生从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并通过图表展示和表达学生的观察结果。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引导学生评估实验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结论的批判、质疑精神。
(三)教授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必须要在教学中着重培养。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其次,教授学习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学习中传授科学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在生物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如读书笔记、解析题目的方法等。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工具和方法,如科学思维导图、生物实验笔记、生物实验设计等。其次,教师可以组织生物学习小组和生物实验小组,帮助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小组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补充和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在小组学习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习的共同目标、规划生物学习的计划、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分享任务与心得。
(四)提高教师课程实施力,促使自主学习环境构建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创造具有自主学习氛围的教学环境。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状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针对性。教师可以通过问答、探究、实验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学习问题,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完善课程教材,并设法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
例如,在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使用生动有趣且贴近生活的案例,如讲解食品加工中的发酵过程,药物的生产和利用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感受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如培养和观察酵母菌在面团中的发酵作用,观察霉菌的生长等,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通过教师课程实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的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等多种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益。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春晓.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 互动软件,2022(8):3535-3536. DOI:10.12277/j.issn.1672-7924.2022.08.1768.
[2]殷玉娥. "双减"背景下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探究——以初中生物课程为例[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