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英语教育中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路径与思政元素融合研究

作者

孟燕

重庆市巫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405802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育中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路径。文章首先阐述了立德树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内涵,接着,提出了几种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路径,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最后,探讨了如何在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和评价机制上将思政元素与英语教育相融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育;立德树人;思政元素;融合路径

引言: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中职英语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薄弱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因此,探讨如何在中职英语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并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英语教学,对于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和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与重要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中职英语教育中,立德树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路径

(一)课程内容的改革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中职英语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这一改革应当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首先,教材内容需要更新,以包含更多实用性强的英语材料。例如,可以增加与职业相关的场景对话,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特定行业的职业用语和交流方式。此外,引入行业相关的英文文献,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构建专业知识体系。通过这种方式,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而是与职业技能培养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满足职业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这种课程内容的改革,不仅提高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至关重要。中职英语教育应当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思政教育水平。这不仅包括提高教师的语言教学能力,还包括培养他们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通过定期的培训和研讨,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同时,教师还应该学习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帮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学会做人,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

(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中职学校应当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化活动是构建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例如,设立英语角,提供一个让学生自由交流、练习英语口语的平台;组织英语戏剧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同时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通过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可以在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环境中成长,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思政元素与英语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融合

在中职英语教育中,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创新。这种融合可以通过在英语教材中穿插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教育内容来实现。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入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经典文学作品等主题的英语材料,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能够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如讨论、写作、阅读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各种与思政相关的话题,如社会责任、公民道德、环境保护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还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设计的融合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融合思政元素外,中职英语教育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英语活动来进一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学校可以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或辩论赛,主题围绕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供一个让学生实践英语口语和辩论技巧的平台,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体验思政教育的内容,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接受这些价值观。

(三)评价机制的融合

传统的英语教育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他们的思政素质和综合能力[3]。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职英语教育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不仅应该评价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应该评价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社会实践等环节中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思政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和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这种融合思政元素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还能够激励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成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良好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才。

结论:

中职英语教育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良好道德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超,田芳.立德树人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英语课堂路径[J].安徽教育科研, 2022(33):23-25.

[2] 冯冬丽.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探究[J].新一代:理论版, 2022(24):0286-0287.

[3] 徐晓英.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探究[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