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让音乐滋养德育之花

作者

陶俊逸

昆山澄峰外国语学校,江苏昆山,215300

【摘  要】音乐,是一门与灵魂对话的艺术,它有着独特的力量,可以温暖心灵、激发智慧、培养情感。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可以通过音乐的渗透,滋养德育之花,引领孩子们走向美好的人生之路。本文就德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路径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德育;渗透路径

小学音乐课程是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情趣和表现能力,是落实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音乐课堂,学生们可以学习歌唱、器乐演奏、音乐欣赏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愈发强调了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求教师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突出音乐学科的育人及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一、在音乐歌唱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歌唱教学是一种传递情感、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歌曲的旋律往往能深深触动人心,而通过歌唱,孩子们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更可以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在如今强调德育教育的时代,音乐教育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技巧传授,渗透德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在立德树人的理念指引下,教师们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歌曲,引导学生用心去感悟歌词中的含义。

以教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的《七子之歌——澳门》为例,这首歌曲不仅在旋律上简洁明快,更在歌词中融入了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七子之歌》的背景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澳门的地理文化背景,引导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珍惜。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澳门的风土人情,更能够从中体会到爱国之情的升华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合唱、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歌曲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友爱之心,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孩子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欣赏中,孩子们能够聆听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多样性。通过欣赏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以及现代流行音乐,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以欣赏五年级下册管弦乐《蓝色多瑙河》为例,这是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所作,这首曲子如同一幅描绘着蓝色多瑙河风景的画卷,在美妙的乐音中,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通过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想象自己置身于蓝色多瑙河畔,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和美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从而培养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在欣赏这首管弦乐作品的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作曲家施特劳斯,让学生了解到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施特劳斯是奥地利音乐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富有激情和感染力。通过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三、在音乐创作活动中渗透德育

音乐创作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发挥想象力的舞台。在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表达内心的感受,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创作音乐作品,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在创作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让他们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德育之花在创作中绚丽开放。

以五年级上册情景表演《OK 星期天》为例,本课要求学生根据《OK 星期天》的内容,和同伴合作设计一个音乐情景小品,并试着唱一唱,说一说,演一演,再相互评一评。通过这一创作活动,学生们不仅仅是在简单地编排动作和唱歌,更是在通过音乐来传达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当学生们投入到这样的创作中时,他们会发现,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传递情感、展现个性的媒介。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学会协商和合作。而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体验到团队协作的力量,感受到相互尊重、信任、包容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品格和价值观。

四、在合唱合奏活动中渗透德育

合唱合奏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集体合作,学生学会尊重合作伙伴,学会团结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合唱合奏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以教学实践为例,在五年级《东方之珠》的合唱活动中,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排练、互相鼓励、共同努力,最终呈现出了一场感人至深的音乐盛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歌曲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每一个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努力。

合唱合奏活动不仅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更是一种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过合唱合奏活动,学生们不仅在音乐上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在团队合作中培养了自身的品格和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情感态度。让音乐与德育相融合,让音乐滋养德育之花,在悄然绽放的花朵中,我们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愿音乐教育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人生之花。

参考文献:

[1]于益男.育人育心 德育无痕——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渗透探究[J].新智慧,2023(30):56-58.

[2]陶业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求知导刊,2023(30):101-103.

[3]陈菁.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与德育有机融合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48):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