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堡文化视域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整合初探
胡君
张家口市桥西区幼儿园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张家口堡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整合可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提升幼儿的生命体验,同时有助于培养具有本土意识的个体,促进幼儿的多元化发展。二者整合的实施路径是:1.筛选梳理,建立可视化张家口堡地域文化资源集2.传承创新,重构地域文化与园本课程适度融合的主题活动3.文化理解,教育教学与一日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张家口堡地域文化与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之间的有效联结与深度整合,能最终实现幼儿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创生。
关键词:张家口堡文化 园本课程 资源整合
1.张家口堡文化:张家口堡文化是指具有600多年的张家口堡地域文化、经济、政治背景下长期形成独属于张家口堡的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文化形态。
2.园本课程:园本课程即指以幼儿园之“本”为基础的课程。本文中的园本课程是指根据桥西区幼儿园办园理念、师资条件、社区环境为基础,集幼儿、教师、家长、社区等多方资源,以幼儿的需要和发展为目标,自主生成的具有园所特色的“以园为本”的教育教学系列活动。
3.资源整合:本文中的资源整合是指把张家口堡地域文化中蕴涵的符合幼儿发展的有教育价值的地域文化与现有的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有效整合的动态融合过程。
注:此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张家口堡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205207)的研究成果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从启蒙教育阶段开始贯穿,在幼儿园构建传统文化课程框架体系"。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桥西区幼儿园坐落在被誉为“明清博物馆”的张家口堡子里景区内。古城方四里有余,保持晚清、民国街道格局,是我国同等堡级中建制最早、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堡,拥有着极其丰富的地方文化课程资源。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张家口堡地域文化与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可以使幼儿充分了解本地历史背景与文化脉络,加强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培养幼儿爱家乡、爱民族、爱祖国的情感。具体做法是:
一、筛选梳理,建立张家口堡地域文化资源集
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传递给年轻一代。但地域文化资源不等于园本课程资源,需要从教育价值和资源类型等维度遵循价值性、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的原则对张家口堡地域文化进行梳理和分类,筛选出符合3-6岁幼儿年龄认知特点的军事文化、商贸文化、建筑文化、社会习俗、民间游戏五大类型文化资源。
(一)价值性
张家口堡地域资源集的运用是为了传承地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分析本土资源的基础上,从教育价值的角度出发进行筛选,选择具有本土特色的“古建民居”“小街古巷”、“特色饮食”、“节日习俗”、“武城商贸”中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
(二)生活性
文化来源于对生活实践的总结、升华。春日新生、夏虫寻趣、落叶思亲、秋收冬藏,四时万物和节庆风俗,都是幼儿生活的课堂。选择幼儿园周边可以实践体验的古建资源与幼儿生活中的传统节日、节气等具有积极教育价值的内容,如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吃饺子、二月二龙剃龙头,“关王庙”古戏台听戏、“康熙茶楼”品茶、“抡才书院”赏画读书等,能兼顾与渗透五大领域多方能力的发展。
(三)时代性
在挖掘民间游戏、民间习俗、民间文学、传统艺术时、需紧随时代步伐将传统习俗转化成适宜当下、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如将古人的四季养生转化成系列食育文化;知道养生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春捂秋冻”给自己做一双棉手套;体验劳悦活动:清明前后,栽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幼儿园开辟自己的小田地,体会春播秋收,感受劳动收获的快乐。
二、传承创新,重构地域文化与园本课程适度融合的主题活动
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材料都只是文化的载体,需要通过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去塑造幼儿的精神家园。桥西区幼儿园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为标准,筛选集结了“大街小巷、古建民居、本地饮食、文化习俗、金融商贸”5类实用教育资源,以“堡韵风华.乐享四季”理念为宗旨,兼顾幼儿各个层面的发展,涵盖五大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将张家口堡地域文化有机的融入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实现了整合与重构。
“堡韵风华.乐享四季”的释义就是从幼儿周边生活入手,在"春生一夏长一秋收一冬藏"的时间轮回中,沉浸式体验 “乐”享“人与自然---享节气四季”、 “人与自己--玩美创游戏”、“人与他人---体节日民俗”、“人与社会---赏古建民居”的实践路径,理解感受体验“堡韵”、“风华”背景下的张家口堡地域文化元素。
三、文化理解,教育教学与一日生活实践有机结合
张家口堡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应与幼儿的一日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涵盖整合五大领域,进而形成更加富有特色的幼儿园园本课程。
(一)文化理解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如教师在大班主题教育活动“认识茶文化”时,挖掘张家口堡明清时期随着大境门外茶马贸易的兴起,塞外少数民族特有的砖茶也通过贸易进入到了张家口的寻常百姓家。孩子们在班里开辟了大玉川茶楼,像模像样的对来喝茶的人礼仪招待,在活动中建立起以古堡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丰富了园本课程资源的内容,还提升了教材的教育功能。
(二)文化理解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地域文化的呈现形态是多样的,不仅可以用读的方式,而且可以唱、跳、画、演和社会、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等五大领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从而最终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多元化发展。
(三)文化理解与区域活动相结合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能为幼儿提供一种更为宽松的学习氛围,能满足幼儿学习发展的个别化需求。如主题教育活动“寻味古堡”中,在区域角色区设置了“古堡小吃一条街”,“古堡市集”,孩子们可以品尝制作,交易买卖。语言区投放小话筒、导游手册、景区游览地图让幼儿当“金牌小导游”介绍景点;建构区投放各种材质的搭建材料,让幼儿尝试搭建古堡中的代表性古建。
(四)文化理解与游戏活动相结合
张家口堡地域的民间玩具和民间体育游戏可以开发改造出新的玩法,为幼儿创设一个探索、实践、创造的自由情境。譬如张家口堡地域中的民俗节气中,正月廿五日流行过填仓节,传说这天是为老鼠娶亲的日子。根据这一传统地域民俗文化,老师以孩子们熟悉的童谣《老鼠娶亲》为媒介,改编成体育游戏,在游戏中体验民间娶亲的风俗习惯,掌握抬的技能及躲闪跑的动作技能,积极动脑探索有效的合作方法,提高合作能力,促进地域文化在幼儿园的传承和发展。
(五)文化理解与环境创设渗透融合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者,是隐性的课程,幼儿园应努力在方寸间展现张家口堡地域文化的风貌。在主题活动的有序推进和进程中,引导孩子们把自己了解、体验、制作、感受到的张家口堡地域文化,如古堡古建,大街小巷、民俗饮食用做一做、贴一贴、画一画、捏一捏中慢慢聚集展示。这些古韵今味巧妙地渗透在了幼儿园的每一面墙、每一条走廊、每一个楼梯间。有序呈现的张家口堡地域文化,弥补了幼儿园教育和孩子们日常生活的缝隙,给予了孩子们真的启迪、善的熏陶以及美的享受。
总之,张家口堡文化视域下的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整合,使幼儿园教育与张家口堡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人文化和生活化,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教育整体,实现了张家口堡地域文化视域下的幼儿园园本主题活动的传承与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