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点滴渗透重细节,培根铸魂育英才

作者

林军燕

阳江市阳东区东城镇东城学校 529931

摘  要:小学阶段作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启蒙阶段,是塑造人格、培育价值体系的重要阶段。小学班主任作为兼顾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角色,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内容出发,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管理和教育并行打造完善的班级制度、注重德育生活化提高德育教育实践性、加强班干部培养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三条策略,为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策略研究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更加强调德才兼备,因此,在小学阶段做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小学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角色,如何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是所有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1.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内容

1.1价值引领

价值引领是指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通过启发、教育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尤其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1]。当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西方文化借助互联网也在我国开始广泛传播。小学阶段正值个体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建立的基础阶段,并且这一时期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差,面对多元价值诱惑时往往难以分辨。因此,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发展路上的重要引路人,要发挥好价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做出正确引导,并帮助学生建立起辩证分析信息的能力。一旦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错误的思想倾向,班主任要及时予以纠正,以此为学生积极价值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1.2精神激励

小学阶段作为个体正常发展的启蒙阶段,对世界的认识和探索在这一时期开始起步。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想上尚未受到束缚,想象力天马行空,有着无数种发展可能。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在成长发展中往往缺乏内在的发展主动性,此时外界对学生的刺激和引导尤为重要。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还要做好对学生的激发与鼓励。从学习和日常生活两个层面关注学生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同时,班主任也要从情感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提高学生对班主任和学校的归属感及安全感[2]。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利用激励教育,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从而唤起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和动力。

1.3人格塑造

在发展心理学中认为,人格主要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具体表现为个体在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等等。健全的人格关系到个体在未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能否保持积极的势头,并且健全的人格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小学阶段作为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教育在人格塑造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也包括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班主任要通过教育和管理,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要以身作则,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做出榜样,让学生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养成符合社会期待的高尚人格。

2.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渗透策略

2.1管理和教育并行,打造完善的班级制度

小学班主任兼顾班级管理者和教师双重身份,德育要在管理和教育中并行。班主任既要通过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在班级内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重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对班级制度的建设,一个好的班级制度,能够赢得所有学生的认可,并获得学生的自觉维护,从而激发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内在动力。

2.2注重德育生活化,提高德育教育实践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发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德育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理论讲解,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让学生感悟德育内容,并通过实践加速德育知识在学生心中的内化。对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德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联系,凸显德育的生活化,以此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并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例如,笔者主动联系敬老院,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重阳节、端午节等节日为敬老院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包括运用自己掌握的劳动技能帮老人打扫卫生、晾晒衣服等等,以此减轻老人的体力负担。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除此之外,笔者还鼓励学生主动与老人进行交流,倾听老人的心里话,缓解老人的孤独情绪,在心理上为老人带来慰藉。同时,帮助老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促使老人融入现代生活。以此在实践性的社会志愿服务中既能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引导学生养成了正确的劳动情感,也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培育了学生的健全人格。

2.3加强班干部培养,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帮手,也是班主任角色的分化,正确利用班干部培养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巩固班级德育成果。并且班干部培养工作作为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识的重要切入点,班主任也要立足于德育教育的理念和特点,对班干部培养工作进行创新。例如,笔者在班干部培养工作中,首先摒弃了传统的以学习成绩为导向的班干部选拔模式,而是在管理能力和群体威望等方面选择能够服众、能够有效配合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学生作为班干部。在这一基础上,笔者还将班干部的任期缩短,以“轮换制”的模式加强班干部的轮换次数,力求班级多数人都有担任班干部的机会。在每个班干部任职过程中,笔者都针对班干部开展了集体教育工作,强化班干部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以此将班干部培养工作作为推手,逐步扩大德育成果。

3.结语

综上所述,班干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要想真正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就必须加强德育工作,从班级管理和教育的细节入手,将德育渗透在班主任工作的各个环节。首先要加强对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群体特点的了解,打造完善的班级制度,在班级内营造积极的德育氛围;其次要凸显德育的生活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理念。最后,班主任也要在班干部培养工作中贯彻以德为先的工作理念,以此从多方面入手助力小学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梁爽.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语文班主任德育管理方法研究[J]. 教育界, 2023(35):128-130.

[2] 吴艳雨. 班级管理  德育先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J]. 学苑教育, 2023(3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