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幼儿园教师激励性评价对幼儿个性化成长的促进作用

作者

房晓琳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世纪新星幼儿园 山东 青岛 255084

摘要:幼儿正处在认知规律发展的关键阶段,外人对他们的评价和看法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幼儿园内,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成年人,许多幼儿会模仿教师的语言行为,且教师的价值观念也会对幼儿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呵护幼儿的身心健康,促进其个性化成长,幼儿园教师要明确评价的重要性,并借助激励性评价,为幼儿提供积极的情感感受,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下文就幼儿园教师激励性评价对幼儿个性化成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激励性评价;幼儿

前言:就幼儿园教育体系而言,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一切思想上的转变都会无形之中影响幼儿的认知成长。为了体现幼儿园教育的价值,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开展激励性评价,针对幼儿的具体表现,给予具体的评价。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特征,采取针对性地评价。评价内容与评价时间要遵循适当性原则,借助评价,帮助幼儿化解成长危机,缓解负面情绪,助力幼儿的智慧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教师激励性评价对幼儿个性化成长的促进作用

激励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其成长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给予其赞赏和鼓励[1]。激励性评价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支持性的成长环境,鼓励幼儿不断尝试、探究,激发其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对于幼儿而言,激励性评价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激励性评价可以为幼儿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幼儿之间存在天然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教师能够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和利用,能够落实幼儿教育中幼儿的主体地位。而教师的表扬可以为幼儿带来成功的快乐和感受,使其对学习和生活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与热情。在激励性评价的鼓舞下,幼儿会感到身心愉悦,也有利于开拓其创造性思维。

二、幼儿园教师激励性评价在日常教学中的体现策略

(一)具体性评价

教师在对幼儿实现激励性评价的过程中,要运用具体的评价,适应特定的情景。具体评价要体现其针对性,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主动尝试新鲜事物,打破困难壁垒[2]。在实现具体评价时,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实现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理解幼儿这一独特的个体,并给予其足够的信任,肯定他们的个体价值。同时,要对幼儿有足够的关心和尊重,倾听幼儿的语言和感受,以包容、欣赏的心态,面对幼儿提出的“天马行空”的想法。通过具体的评价,可以让幼儿明白自己的独特价值,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评价,促进其自我认知的发展。

例如:在创意绘画活动中,幼儿围绕相同的主题展示的绘画作品有所差异,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视角,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绘画这些内容时的心理感受,以及透过绘画的内容看到了哪些场景。比如:有的幼儿围绕自然主题画出了山、水、草地、小河,河里有鱼,河边有可爱的小兔子。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画中的场景,这时幼儿的表达大多围绕有趣的故事展开,教师要认真倾听,并及时回应,还要结合幼儿绘画的实际情况,给予具体的激励性的评价。这样可以极大程度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也能有效促进幼儿的情感发散,培养其想象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

(二)针对性评价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容易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有的标签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但有些标签则存在扼杀幼儿发展可能性的风险。心理学家认为:标签现象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标签具有定向的导向作用,会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认同产生强烈的影响[3]。幼儿园教育要关注幼儿的个性化成长情况,教师所选择的激励性评价也要发挥“去标签”作用。要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消除幼儿对自己的刻板印象,并引导他们主动打开自己,恢复自信。这就需要幼儿园教师改变固化的教育思维,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引导幼儿认清自己,减少依赖、嫉妒等不良心理。在针对性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用心去感受,站在幼儿的视角,思考他们的行为。同时,要创造机会,带领幼儿认识自己,引导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期望,体现教育的情感性,并给予幼儿不断试错的机会。

比如:班级中有的幼儿比较调皮,他们往往会被贴上“坏小孩”的标签,教师就要为其创造机会,根据幼儿的行为给予具体的表扬和评价。在活动中,这些幼儿往往比较热血,充满创造力,教师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加强表扬与评价,包容幼儿的各种行为,并引导幼儿相信自己。教师要适当提出对幼儿的期待,让其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引导其向善向好,实现自我价值。

(三)适时性评价

在幼儿园内,激励性评价具有化解危机的重要作用。对于成年人而言,面对危机惯用的方法就是尝试改变危机,但对于幼儿而言,面对危机他们经常会陷入紧张、焦虑、沮丧、自卑等负面情绪中。教师要利用激励性评价,帮助幼儿化解成长危机,促进其个性化成长。发现幼儿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时,教师要给以适当的引导和点拨,避免情绪进入恶性循环状态。要利用语言评价和非语言评价,缓解其焦虑的心情,帮助幼儿重拾自信,进入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

假设:在积木活动中,有的幼儿可以利用积木构建一个庞大的城堡,但有些幼儿只能搭建简单的建筑。幼儿会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的作品相比,当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如他人的作品时,会陷入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这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激励性评价,加强引导点拨。带领幼儿找到自己搭建的积木的优点,并将这一优点无限扩大。在幼儿创造力、游戏态度、想象力等方面加以激励评价,这样可以帮助幼儿逐渐找到自信心,也有利于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在如今的学前教育体系下,幼儿园教师要认识到激励性评价对幼儿个性化成长的促进作用,并将完善的评价体系,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要利用具体性的评价,指出幼儿的优点和长处,也要针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幼儿,采取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加强情感交流。同时,要发挥激励性评价化解危机的功能,保证评价的适时性,帮助幼儿重拾自信,助力其个性化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平枝.教师激励性评价对幼儿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2,(03):92-96.

[2]张文娜.激励性评价在幼儿游戏教学中的应用[J].幸福家庭,2021,(17):111-112.

[3]蒋文静.激励性评价,焕发幼儿新活力[J].教育家,2021,(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