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标准措施探讨

作者

缪俊

常州金坛金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江苏省 常州市 2132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随后探措施。文章旨在为提高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措施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工民建工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混凝土作为工民建工程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因此,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价值。

1.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确保工程结构安全

混凝土作为工程结构的主要承重材料,其质量直接决定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果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开裂、变形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因此,严格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保障。

1.2保障工程使用寿命

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与其施工质量密切相关。高质量的混凝土能够抵抗环境侵蚀、化学腐蚀和物理磨损,从而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相反,如果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佳,工程可能会过早出现损坏,需要频繁的维修和加固,甚至可能面临重建的风险。这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还可能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1.3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具有显著作用。首先,高质量的混凝土可以减少后期维修和加固的费用,节约工程成本。其次,优质的混凝土可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增强工程的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此外,良好的质量控制还能够提升施工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为其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1.4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遵守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在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规定。这些法规和标准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强度、耐久性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符合这些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从而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引发的法律责任和纠纷。

2.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2.1材料因素

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砂、石)、水以及可能添加的掺合料和外加剂组成的复合材料。这些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性能。例如,水泥的强度等级、骨料的粒径分布和级配、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等,都会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等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即使施工工艺再先进,也难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2施工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和管理水平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投料顺序等搅拌工艺参数,以及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施工环节的操作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搅拌不均匀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浇筑过快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振捣不足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空洞;养护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等。此外,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责任心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等因素也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

2.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例如,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条件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化过程,进而影响其强度发展。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硬化。此外,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情况等因素也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影响。例如,地基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混凝土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进而影响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2.4设计因素

工程的设计方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也有重要影响。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结构形式的选择、构件尺寸和配筋率的确定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即使施工质量再好,也难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此外,设计过程中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例如,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性、抗冻性等的要求,都会对混凝土的选材和施工工艺产生影响。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措施

3.1严格材料质量控制

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这包括对水泥、骨料(砂、石)、掺合料和外加剂等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水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稳定的强度和安定性;骨料应满足级配要求,无杂质和有害物质;掺合料和外加剂的选择应基于工程需求和试验验证,确保其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对原材料的存储和使用进行规范。例如,水泥和掺合料应存储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结块;骨料应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污染。此外,对于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如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还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特殊的处理和检验。

2.2优化施工工艺流程

优化施工工艺流程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首先,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包括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等环节。在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投料顺序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无离析现象。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混凝土出现分层、泌水等问题。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根据构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和振捣设备,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密实、无空洞和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特殊施工情况,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降低水化热、控制泵送压力等,以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3.3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施工过程监控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包括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等。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责任心。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机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3.4完善质量验收与评估体系

完善的质量验收与评估体系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制定详细的质量验收标准和程序,明确混凝土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各项指标的要求和检验方法。在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其次,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对于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构件或部位,应进行返工或加固处理,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估体系,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优化。

结语

在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的措施探讨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为了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必须对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还应关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不断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我们可以为工民建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永泽.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质量控制标准措施研讨[J].大众标准化,2023,(15):63-64+67.

[2]周凯平.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质量控制标准措施研讨[J].中国标准化,2016,(13):63-64.

[3]林保麟.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江苏建材,2022(05): 133-134.

[4]何志阳.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J]. 四川水泥 ,2021(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