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标准化建设思路探索
韩道富
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建筑施工属高危行业,具有生产流动性强、施工技术复杂、露天和高处作业多、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打造本质安全的重要举措,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十分必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
引言
新《安全生产法》将“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纳入企业主要负责人七项安全生产法定职责之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法定要求,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范遏制事故的重要手段。加强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可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1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标准化的意义
(1)推进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是加强基础建设、严格执行的根本措施,是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的基本保障。
(2)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管理综合能力。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可以从规范项目施工的人员、机械和环境这三个要素入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制度约束,有利于从业人员及时掌握安全规范流程、提高安全技能,推动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促进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和治理,从而有效地遏制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3)增强安全管理的实用性。以标准化管理模式明确安全生产各类标准,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符合实际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程序,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快速、有效组织救援,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提升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制定统一的安全生产施工标准并严格落实,这不仅可以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还能提升企业承建工程的认知度,宣扬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部分建筑企业仍未形成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职责不明确,或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或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施工安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对自身职责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出现互相推诿、责任认定不清等问题。
2.2施工安全管理不够精细化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涉及多个方面,管理难度相对较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建筑企业仍然沿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使得许多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处理,还降低精细化管理水平。
2.3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足且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把控不到位,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普遍较为薄弱,容易导致施工过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4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落实不到位
部分施工单位对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认知度不够,未充分评估潜在利益,认为安全标准化建设是“花架子”,消耗成本、浪费资源。或部分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但方案与执行“两张皮”。
3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标准化建设思路
3.1完善体系、健全机制,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安全施工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只有具备科学、可行、可靠的制度,才能为安全施工管理提供指导,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激励、约束、监督、考核机制,加强与管理制度、体系文件的深度融合,促进管理体系不断升级,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深层次推动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提档升级。
3.2加强组织、明确职责,保障标准化建设落地实施
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的实施需要以完善、可靠的组织机构为载体,首先优化人员配备,合理安排专业管理人员,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合理选择安全施工管理模式,明确项目经理职责,优化管理流程,同时加强考核工作,实施表彰奖励,充分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3.3系统策划、高效执行,压实标准化建设过程实施
加强施工总平面规划,通过BIM技术、数字化管理等信息化手段,科学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规范场内道路、加工区、临时用电线路的布置,规范临建设施、机械设备、安全设施、标牌、标识式样和标准,并配以视觉形象设计来达到施工现场视觉上的统一,营造一个统一、和谐、美观的施工现场。
3.4强化监督、动态管理,压实标准化建设过程实施
一是遵循“PDCA”动态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策划,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投入力度,定期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策划执行情况盘点分析,不断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果,建立标准化建设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二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核心环节,通过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对作业环境、作业场所、施设备、操作规范行为等各项工作开展检查。对于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实行清单管理,即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等,防范因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
三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安全标准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施工单位,采取通报警示、公示曝光等,促使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3.5加强培训、提高认识,推动标准建设再提升
通过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正向引导、宣传,推动各层级、各岗位充分领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法定要义,提高对标准化达标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主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3.6树立典型、强化示范,助推标准化建设再升级
打造标准化样板,开展内部互学互鉴、积极参与外部对标交流,学习借鉴先进标准化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积极推广应用标准化成果,将标准化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束语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阶段,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其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和组织的重视。因此,建筑企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自觉改变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有效保障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应用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必将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玉玲.关于推进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对策分析[J].居业,2023(6):176-178.
[2]宁方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22(1):35-36.
[3]牛文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现状及策略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3(9):61-63.
[4]胡钟.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管理体制探讨[J].品牌与标准化,2022(2):123-125.
[5]徐大斌.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落实策略[J].散装水泥,2022(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