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更高效
郭艳红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二小学校 黑龙江 绥化 1515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将两者之间独立开来,无法发挥彼此的作用,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水平偏低,对学生写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在现阶段,教师就可以打破陈规,对这样的现状进行改变,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读写结合进行推动,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持续增强,带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让学生在局限的语文课堂当中收获满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习作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生的难题,是教师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由于生活经历有限、认知不足、阅读匮乏,很多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都比较艰难,经常无话可写,所写文章比较晦涩、空洞、单一,无法提高写作的水平和质量。在现阶段,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尝试对读写结合有效的进行推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学生拥有更多的语言去描写和刻画,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资源。
1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助力写作的意义
一方面,读写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累积更多的词汇量[1]。在传统写作中,学生之所以在写作中无话可写,主要是学生的知识累积不足。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累积更多的词汇量,拥有更加广阔的眼界,并且获取到更多写作的思路、技能和方法,保障学生能够在写作时自然成文,有助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其次,读写结合也能够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很多学生在语文阅读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理解都较为浅析,处在形式表面上。通过写作能够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人物内心心理,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真正的做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互相促进和融合,带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持续的增强。
2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助力写作的对策
2.1 实行文体转换,助力语文写作
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当中,作者在创编时融合了多种文体,比如记叙文、文言文、古诗等等[2]。所以,在教学开展中,为了对读写结合进行推动,让学生投入到写作中,首先就可以对教材的特点进行掌握,可以对文体转换策略有效的应用,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积极的运转思维,加强对阅读内容的有效理解。
例如,在讲解《望庐山瀑布》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对于古诗的理解,尝试着将原本的古诗有效的转变成散文。可以让学生自由自在的运用自己的词汇量以作者作为第一视角来对所见所闻所感进行表达,让学生尝试着对一段文章进行书写。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考验,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融入到写作当中,在无形中进一步的加强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从而让阅读和写作之间互相促进,让学生能够对语言进行应用,对文章的含义更好的加强理解,带动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和能力得到提高。
2.2 开展文本仿写,助力语文写作
在语文写作的过程当中,仿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3]。在传统语文写作的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在写作时对于文章结构谋篇布局的能力是相对而言比较弱的,导致学生最终的写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教师就可以对仿写工作有效的进行安排,让学生掌握更多写作的方式和技巧,带动学生的写作效果和水平得到持续的增强。
例如,在对《观潮》一课学习的过程中,这篇文章主要是按照时间为顺序进行描写的,按照来潮前、来潮时以及来潮后的顺序来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进行描写。在文章当中运用到了诸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比如比喻、对比、侧面描写......这篇文章具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特点,充分的展现出大潮风平浪静、奔腾咆哮以及平静恢复的动态过程。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主要对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后续就可以让学生自选一处景物来进行仿写,对景观不同时间点景色变化进行阐述……让学生在写作中掌握更多的技巧和方法,带动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得到持续的增强。
2.3 引入剧本改编,助力语文写作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着活泼好动的特点,思维较为灵活。在传统写作的过程当中,教师只是对繁重的任务进行布置,导致学生的写作效果差强人意。所以,在现阶段,教师在教学开展中也可以尝试对剧本改编这一策略有效的进行应用,让学生投入到角色扮演中,有助于学生语文写作的水平得到大幅度的增强。
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过程当中,在对小女孩的结局进行分析时,很多学生都被小女孩儿的悲惨经历所感染,产生同情的心态。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以此来对读写结合的任务进行发布。比如,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对小女孩儿的结局进行改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投入到课本剧的改编当中,并且在后续结合课本剧的内容对角色扮演工作进行开展。在这其中,教师不应该为学生设限,而是可以让学生自由自在的来对自己心目当中的结局进行编写和表演。从而真正的让学生投入到情节当中,让学生对故事的内核思想更好的进行感受。
2.4 拓展写作空间,助力语文写作
在传统写作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局限性比较强,导致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写作存在着抵抗和排斥的情绪。在现阶段,也可以对写作空间进行良好的拓展,对写作形式进行改变,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有助于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拥有更多收获。
结论
总之,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对读写结合进行推动,致力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运用更好的写作结构、技能、词汇和知识,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充实和精彩。主要可以通过转变文体、开展仿写、剧本改编和拓展写作空间,为学生的语文写作融入更多的活力,带动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亚峰.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小学教学研究,2023,(02):31-32.
[2]黄银花.阅读与习作的有效链接——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如何才能相得益彰[J].小学生(下旬刊),2023,(01):112-114.
[3]郭敏. 读写结合为语文插上双翼――例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3,(01):26-28.